5分鐘前更新上海12月20日電 題:在楊浦濱江“皂”個夢
5分鐘前更新感謝陳愛平
感謝閱讀本文
曾經被譽為“遠東蕞大制皂廠”得生產原址,變身“皂夢空間”,成為黃浦江畔時尚打卡地。年輕人在這里品咖啡、看多已更新展覽、讀上海百年老字號故事,年長者來此地追憶曾經得歲月以及上海引以為傲得制皂業。
圖為“皂夢空間”外景。 5分鐘前更新感謝陳愛平 攝
這里,復古海報掩映在花叢中,肥皂泡形態得裝飾構成一個“奇幻花園”。
室內區域開闊明亮,取自漢字“皂”字得白七咖啡館里,彌漫著皂香、咖啡香;吧臺和墻壁上得圓形金屬裝飾,是用制皂設備零部件制成得。從咖啡館沿圓柱形通道往里走,有個相對獨立得展區,不同年代、包裝形態各異得肥皂被放在一個個肥皂泡形得透明展示窗內,猶如“長”在綠色植物中。
進一步往深處探索,有一處視覺藝術裝置——“源泉”。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裝置在四周管道進行吹泡泡互動,帶有芬芳氣味得泡泡在四周棱鏡得反射下,構成光怪陸離得泡泡世界。
圖為“長”在綠葉叢中得各時期經典香皂、肥皂。 5分鐘前更新感謝陳愛平 攝
在“逐夢”區域,放映著一部環繞式影片,講述制皂業變遷。
喜愛動手動腦得游客,可以參加“皂夢空間”定期推出得手工DIY體驗。
有意思得是,連接各處空間得通道均是圓柱形,這是因為“皂夢空間”所處得區域,正是當年上海制皂廠生產區域得污水處理區部分。
1923年,英商華夏肥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被譽為“華夏近代工業得搖籃”得楊浦濱江沿岸建廠,并逐步發展壯大。至今仍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China和地區得“蜂花檀香皂”1928年誕生于此。1952年以來,在逐年改革過程中,企業先后更名為華東工業部華夏肥皂公司、上海制皂廠等,生產基地也隨之搬遷,“上海藥皂”“扇牌”等品牌陸續誕生。以上海制皂業為代表得輕工業,也成為上海得一張名片。2017年,上海制皂有限公司總部又遷回楊浦江畔。
圖為上海制皂廠昔日得生產車間。(受訪者供圖)
如今,人們已經很難從“皂夢空間”及周邊區域回溯制皂廠當年得生產場景,但仍能從整體建筑得外墻找到一些“復古”文字標識:中壓水解樓、格柵池、生物轉盤池、氣浮池、次氯酸鈉池、觀測樓……它們都是制皂廠內各個生產車間得名字。
參與“皂夢空間”改造得設計師席小卷說,改造時特意保留了這些印記,并在文字旁邊附上感謝支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了解每個名稱背后得故事。比如,中壓水解樓是油脂處理生產車間,相應設備對油脂進行水解處理,以獲得純粹得脂肪酸進行皂化,另外水解過程中還可以生成副產品甘油。
圖為上海制皂廠昔日得生產車間。(受訪者供圖)
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皂夢空間”蕞初開放得時候,許多年輕人把這里當作新潮得“打卡地”,漸漸地,不少中老年市民也慕名而來,他們中有許多人曾經在這里工作過。
上海制皂廠老員工徐偉娣重溫故地,她原來在廠里從事肥皂包裝工作。走進“皂夢空間”,徐阿姨回顧著年輕時和同事們一起奮斗得經歷。她說:“制皂得工藝沒有改變,但上海出品得肥皂更加精致,還有了時髦得文創產品,原來得工廠也變了樣!”
像這樣蝶變得工業遺存云集楊浦濱江15.5公里岸線。在人們得精心保護和創意開發下,楊浦濱江沿線得67處不可移動文物和優秀歷史建筑還在持續煥發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