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濟周刊》 感謝 石青川
12月14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提出,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擬推進重點任務共10個方面46項,擬推進重大項目160個、總投資約2萬億元。
緊接著12月17日,成渝兩地相關部門、單位分別簽署了《共建世界級先進汽車產業集群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合作協議》等5個合作協議,圍繞科技創新、汽車產業、文旅發展等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在多項政策得推動之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離華夏經濟增長第四極還有多遠?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功“破圈”
12月21日,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調發展中心首次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指數》,上年年,重慶和四川得經濟總量、在華夏占比分別從前年年得69969.6億元、7.12%提升至73601.6億元、7.27%。第二產業增加值得華夏占比也從前年年得6.97%增長至上年年得7.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華夏人均之比從前年年得0.84增長至上年年得0.85,社零總額華夏占比從前年年得8.08%增長至上年年得8.32%。各項數據穩步上升。
除了經濟高速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得網絡熱度也不斷攀升,根據百度搜索指數數據,至12月23日,今年以成渝為關鍵詞得搜索指數平均值為245。而此前從2011年初到上年年底以成渝為關鍵詞得搜索指數平均值為186。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否已是“第四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否已經成為華夏經濟增長第四極?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得《China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詳細列出了華夏綜合交通網絡得布局。其中,明確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義為4個極,建設“6條主軸、7條走廊”得作用也是聯系4個極加強輻射作用。此外還明確將以上地區并列為“面向世界得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鑒于交通在經濟發展中得重要地位,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是成渝地區成長為華夏經濟發展第四極得重要支撐。
從對資本得吸引力角度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又是否坐穩經濟增長“第四極”?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在長三角地區,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地今年共計獲得融資4800余次,融資總額高達4481億元,約占華夏總量得三成;而在珠三角,今年共計發生融資事件近2000起,融資總額高達2000多億元,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區域得融資數量和融資總額共占華夏得50%。再看川渝地區,共計獲得融資600余次,融資總額達420億元,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相比,仍有相當大得差距。
而從GDP總量看,上年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得GDP達到11.1萬億元,中原城市群GDP規模在8萬億元左右,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則為6.82萬億元。
對此,重慶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勁松認為,經濟建設不只是唯GDP論英雄,從China戰略層面看,成渝地區有戰略意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華夏經濟得壓艙石,它所承載得還有關于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生態、文化、公共服務等傳統公共安全與非傳統公共安全領域一些China戰略屏障得支撐。這其中很多要素必須在成渝地區實施,無法替代。例如交通,就賦予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非凡得意義。
補足發展短板關鍵在“協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總量如何縮小與其他三極得差距?彭勁松認為,關鍵在于協同。
民生銀行成都分行提供得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以前成渝兩地一直處于“零和博弈”狀態,兩地都曾將產值、納稅高得鋼鐵、汽車、煤電、化工等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導致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
此外,在金融、信息、教育、商貿、旅游等服務業,川渝兩地也為爭奪市場而重復投資。
而協同與合作一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得短板,以重慶長安集團為例,該集團近 300 家配套企業中,接近50%來自重慶本地,其余大部分來自江浙地區,極少來自近鄰四川。
“協同”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近兩年遵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持續發展得重要關鍵詞,彭勁松透露,目前兩地政府也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舉行了4次黨政聯席會議。
公開信息顯示,兩地政府分別于上年年3月17日、上年年12月14日、2021年5月27日以及2021年12月14日召開了兩地得黨政聯席會議,其中上年年得兩次會議主要研討了《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機制》《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年年重點任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4個重要文件,并審議通過兩省市領導聯系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項目工作機制、雙城經濟圈重點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等。
而2021年得兩次會議則著重在推動兩地簽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得40個重大項目,并計劃于2022年推進共10個方面46項重點任務,推進重大項目160個、總投資約2萬億元。
(感謝刊發于《華夏經濟周刊》2021年第24期)
2021年第24期《華夏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