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今年將展開重大議程
——專訪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
新年伊始,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布魯塞爾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向《中國青年報》讀者致以新年問候,并就中歐關系中的熱點問題作出深入解讀。
中青報·中青網:中歐關系在2019年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方面,雙方高層互訪頻繁,在諸多領域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另一方面,歐方對中國首次提出了“制度性對手”的說法。您如何回顧和總結一年來的中歐關系發展狀況?
張明:首先祝愿中國青年報的讀者朋友們新年快樂!
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歐關系碩果累累、亮點紛呈。習近平主席兩次訪問歐洲,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歐洲大國領導人先后訪華,第二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成功舉行并發表了一份內容豐富的聯合聲明。密集的高層往來充分體現了中歐雙方對彼此的高度重視,也引領了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一年來,中歐雙方共同努力,以實際行動積極落實領導人會晤的成果。我們簽署了兩份具有重要意義的航空安全協定,預計未來8年將為雙方創造1.1萬個就業崗位。雙方還達成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這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志保護雙邊協定,納入了雙方共275項地理標志產品。中歐雙方正在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我們希望歐方本著積極、理性、務實的原則,與我們相向而行,推動協議如期達成。中歐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也不斷取得進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實現首次擴員。雙方還就氣候變化、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等全球性問題達成重要共識。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為中歐合作帶來更廣闊機遇。
當然,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歐洲一些人士也產生了一些疑慮。2019年3月歐盟發表的對華政策文件將中國定位為“合作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我多次向歐方指出,對于合作伙伴定位,雙方沒有分歧,中歐已互為全面戰略伙伴16年。關于競爭者,即使合作伙伴之間也存在競爭,這在市場經濟中也很常見,中歐競爭關系可以是建設性的,不妨稱之為合作式競爭。但對于“制度性對手”的提法中方不能茍同。從中歐關系近45年的發展歷程看,雙方從來沒有互為對手。憑空樹立一個對手不會對歐盟有利,對世界和平發展也不會有積極作用。正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前不久訪問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時所強調的,中歐合作遠大于競爭,共識遠多于分歧。我們是伙伴而不是對手,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中歐之間存在摩擦和分歧,這很正常。中歐歷史不同、發展水平不同,自然會存在不同意見和看法。我認為,對于不同意見和看法,最好的辦法是對話溝通,通過增進相互了解來管控分歧,通過推進雙方合作來化解分歧。在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不應成為我們交流合作的障礙,更不能因此就把對方視作威脅,甚至試圖干涉和改變對方。這是確保中歐關系長期不斷向前發展的一條原則,雙方都應珍視。
新一屆歐盟機構剛剛履新,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分別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話,為中歐關系的新一輪發展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我與駐歐盟使團的同事們正抓緊同新一屆歐盟機構建立密切工作聯系,開展良性互動,推動中歐關系行穩致遠。
中青報·中青網:王毅國務委員指出,美國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您認為應該怎樣看待和應對中歐關系中的美國因素?
張明:特朗普政府近年來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調“美國優先”,不僅對華發起貿易戰,也對歐洲盟友動輒揮舞關稅和制裁大棒,在國際上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伊朗核協議。美方的所作所為損害了包括中國與歐洲在內的各方利益,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都不利。
中歐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中歐關系發展是雙方的事,不應為某個第三方所支配。中方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歐盟也強調多邊主義、自由貿易是自身的基因。雙方都致力于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這是新時代中歐合作的基石,不應也不會輕易動搖。中美近期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對全球經貿投資和金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對歐洲各國也是利好。這正是中國堅守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結果,也將為中歐在相關領域的未來合作帶來啟示。
當然我也注意到,美國在中歐合作的一些問題上指手畫腳,對歐盟及成員國不斷施壓。前不久,美國國務卿在一家歐盟媒體上發表文章,污蔑中國政府利用華為公司設備的“安全后門”搞情報監聽、竊取知識產權,實質上是通過重復謊言來恐嚇、脅迫歐洲放棄與中國公司合作。作為中國駐歐盟大使,我隨即在同一媒體上發文進行了反駁。許多歐洲朋友私下對我說,中方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我相信,只要中歐雙方都堅持原則、堅守公平正義,就能不斷為世界注入穩定性、正能量和開放性。
中青報·中青網:2020年是中歐建交45周年,雙方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歐將在2020年開展哪些重大外交議程?您如何展望中歐關系的未來之路?
張明:2020年是中歐關系的“大年”。我們將迎來中國歐盟建交45周年,上半年將在華舉行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下半年德國已提議舉行中國歐盟全家福峰會。我們還將擇時盡早舉辦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年度會晤。這些密集高層交往必將為雙方合作帶來強勁動力。中歐關系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雙方應乘勢而上,相向而行,力爭在明年內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對接結出豐碩成果,開辟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新的合作領域,制定未來5年中歐對話合作新的藍圖,推動中歐關系未來之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中青報·中青網:英國預計在2020年正式“脫歐”,這無疑是歐盟的一件大事。您認為英國“脫歐”將對歐盟以及中歐關系帶來哪些影響?
張明:中國對歐政策具有高度穩定性和連續性。不管歐盟處于逆境還是順境,中方都將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堅定支持歐盟團結和壯大,堅定支持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對于英國“脫歐”問題,我常對歐洲朋友說,中國有句老話叫“勸和不勸離”。如果英國“脫歐”不可避免,也希望這一進程能夠平穩、有序,盡可能減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歐盟和英國都是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都主張自由貿易、支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并行推進與歐盟和英國的交往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中青報·中青網: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五次會議將在布魯塞爾舉行。您如何看待人文交流特別是青年交往在中歐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張明:人文交流是中歐關系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中歐雙方正在加緊籌備第五次會議,會有很多嶄新的合作亮點,讓我們拭目以待。“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中歐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共同締造者,作為兩大文明,對話交流已經超過兩千年。這種歷史的積淀是今天中歐關系的一筆重要資產,也使得一些西方人士的“文明沖突”論調不攻自破。
中歐青年是伴隨全球化迅速發展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沒有東西方“冷戰”的歷史包袱。我相信,伴隨21世紀20年代的開啟,青年一代一定會引領中歐溝通交流,創造更廣闊的合作機遇和平臺,為中歐合作賦能,為解決當今全球性挑戰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報布魯塞爾1月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駐布魯塞爾記者 鞠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