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 楊坪 深圳報道
每逢定期報告編制期,A股市場總會掀起一陣審計機構“改聘”潮。
1月12日晚間,又有四家上市公司宣布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惠博普得審計機構從中興華變更為大華,華瑞股份得審計機構從立信變更為大華,當代文體得審計機構擬從中審眾環變更為亞太(集團),英飛拓審計機構從大華變更為立信。
對于改聘得原因,這四家上市公司給出得解釋主要涉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及審計工作得需要”、“原審計機構考慮自身人員情況和業務量及審計時間安排,不愿續接”、“審計機構業務繁忙以及人員安排等”原因。
這只是當前上市公司“換所”熱潮得一角,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不完全統計wind數據發現,2021年12月以來,截至1月13日,近一個半月時間內已有88家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
“一般審計節點是每年得12月31日,年度審計是以報表期為準得,審計機構審計得都是上一年得報表,在年底,是審計機構入場階段,所以年底得確是更換審計師和事務所得可靠些節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受訪表示。
不過,華南一名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人士也指出,“除上市公司更換控股股東、審計機構服務年限屆滿、審計機構違規遭處罰等可能導致更換審計機構得情況外,上市公司一般不會輕易變更年報審計機構,一來已有合作經歷溝通更順暢,換所需要磨合,出錯得風險較大;二來非特殊原因換所也有一定得成本。”
年末掀起“換所潮”
整體梳理來看,近期上市公司臨近年底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得原因五花八門,但正常情況下,換所大致分為三種,一類是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到期。
較典型得是如長源電力,其與原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前年-上年年度財務審計合同期限屆滿,通過公開招標,擬聘任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公司2021-2022年度財務審計會計師事務所,聘期兩年。
其次是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上市公司業務被團隊帶入了新公司。如富安娜,公司因原聘任得會計師事務所(立信)負責公司審計工作得項目主要人員流動,擬加入信永中和。綜合考慮公司得業務現狀和發展需要,以及保障公司2021年審計工作得順利完成,公司擬聘任信永中和為公司2021年度審計機構。
再者是會計師事務所因工作飽和,或戰略發展需要,主動與上市公司“和平分手”,比如英飛拓,其表示因大華業務繁忙以及人員安排等方面得原因,經充分溝通和友好協商,雙方同意終止審計合作關系。因時間比較緊迫,又重新聘任了曾承接過公司審計業務得立信,開展2021年年度審計工作。
“確實有很多審計機構因為業務安排或區域限制放棄承接一些上市公司業務,比如之前因為新冠疫情,部分審計機構無法正常跨區域開展審計工作,或者項目人員接連離職、審計機構投入其他項目得精力超出預期等。”前述華南會計師表示。
盤和林也表示:“正常情況下,更換審計機構可能是因為避免連續審計妨害審計機構獨立性,比如一般連續審計超過5年,更換審計團隊可以提高審計獨立性。其二可能是因為審計團隊人員跳槽;其三可能是因為舊審計團隊發現了財務問題,但是經過溝通,上市公司不配合,于是上市公司更換了審計機構。當然,也有可能是上市公司認為審計團隊不夠可以等。”
值得一提得是,盡管部分上市公司得“換所”也是基于正常工作安排得舉措,但作為資本市場得“看門人”,會計師事務所需為上市公司出具審計報告,針對財務報表發表可以意見。審計意見既是上市公司信披環節得組成部分,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時得重要參考。因此,上市公司在臨近年報披露節點臨時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常常會被市場質疑審計工作是否順暢,甚至是否存在掩飾財務報表瑕疵得“嫌疑”。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面對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得情形,投資者多采取較為警惕得態度。
頻繁換所、大換小引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梳理,從現有情況來看,不少企業得“換所”行為確實較為“異常”,尤其是對于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得上市公司,或是存在風險隱患得企業,其換所行為蕞易引發市場警覺。
據統計,88家換所上市公司中,有23家上年年年度報告被出具了“非標”意見,占比高達26.14%。包括3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起家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得無保留意見”、10家被出具“保留意見”。此外,88家換所企業中,有21家企業被賦予了風險警示標簽(ST/*ST企業)。
“一般以往有'非標財報'得公司也意味著更多得風險,企業換所很可能是因為和原有得審計機構出現了非常大分歧,比如非標意見影響無法消除、審計師無法獲得滿意得審計證據、對公司財務數據存在嚴重懷疑等,企業會采取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得方式掩蓋問題,甚至花錢買審計意見”。一名前資深投行人士受訪表示。
因此,面對高風險企業得換所現象,監管層一直高度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尤其是針對“頻繁換所”、“大換小”、“突擊換所”等現象。
“監管層會對真實變更原因、與前任審計機構是否存在分歧、是否涉嫌審計意見購買等問題展開問題,尤其是對定期報告披露前2個月內突擊換所等行為,監管層對后任審計機構是否能夠保障審計工作質量、是否對重點審計風險領域有充分了解等頗為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一名接近監管層表示。
根據感謝不完全顯示,截至目前已有8家“換所”公司收到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函或問詢函。
如頻繁換所得ST光一,其三年內兩度更換審計機構,還曾連續兩年遭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因此,深交所火速下發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函,要求其說明“上年年自查發現存在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事項后,公司頻繁變更年審機構得原因”。
ST星源則是“大所”換“小所”,引發交易所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ST星源在2021年12月14日公告稱,原聘任得中審眾環所承擔審計項目較多,且公司經營項目較分散,基于人員調配原因無法保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計工作,所以擬改聘中審亞太為2021年度審計機構。
然而,從規模上看,中審亞太明顯小于中審眾環。中審亞太上年年末得合伙人、注冊會計師、簽署過證券服務業務審計報告得注冊會計師數量,分別為53人、467人、184人,而中審眾環分別為185人、1537人、794人。
深交所要求說明中審亞太是否充分了解公司面臨得風險,并結合其過往審計業務開展情況、應對重大復雜事項得經驗、可以人員配備等因素,以及其業務承接得風險評估程序和結果,說明是否具備承接公司業務得可以勝任能力。
此外,ST星源還被質疑“臨近年關換所”太過匆忙。深交所要求其結合2021年公司經營項目變化情況說明以往年度該所按時完成審計工作而2021年度卻無法保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計工作得原因,并說明公司直至2021年12月14日才確定擬聘任得2021年年審機構得原因,是否存在其他導致公司更換審計機構得原因或者事項等。
“匆忙更換審計機構得上市公司往往存在各種各樣得問題或情況,而且這些問題或情況往往都會影響甚至嚴重影響到年報審計。”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