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寧夏西吉1月9日電 題:寧夏西吉:山河嬗變彈指間
中新社記者 于翔 李佩珊
從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出發,經過40公里的崎嶇山路,中新社記者到達了紅耀鄉小莊村。這里與甘肅會寧接壤,山大溝深,被層巒疊嶂的山峰遮掩,幾乎是西吉最偏遠的村莊。可不論走到村落的哪個自然組,水泥馬路、自來水都已全部覆蓋。“從來沒有想到這輩子能喝上自來水。”80歲的老人李全才告訴記者,西吉的變化,真是彈指之間。
可老人口中的這“一彈指”,經歷了漫長而又艱辛的奮斗歷程。
“過去一到這幾天,水利部門組織的‘抗旱隊’就開始忙碌了。”記者采訪當天正值農歷臘月十五,這個曾經最干最旱的月份,勾起了西吉縣扶貧辦副主任陳曉寧的回憶。“一到冬天連水都沒有,還咋吃飽肚子?更別提發展了。誰能想到,現在西吉的自來水覆蓋率已達到99.99%,人人都能喝上安全水。”
水和路,是中國貧困鄉村改顏換面的首要保障。西吉的大多數路通在了前,可水一直是制約要害。自2017年自來水入戶工程實施至今,這里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沒水到有水。
水通了,路暢了,馬鈴薯、草蓄、冷涼蔬菜等特色產業的發展也愈加紅火。
世世代代種植馬鈴薯的西吉人將其視為脫貧致富的“金豆豆”。記者采訪當天,小莊村五個村民正在權振堂家的地窖里將馬鈴薯裝袋,滿滿當當30多噸的馬鈴薯將被運往四川和云南。“種了30年,從二牛抬杠到播種機撒種、收割機收獲,我靠它在銀川買了房,兒子也開上了小轎車。今年過年全家就要去城里的新房過年了。”權振堂感慨。
在西吉,許多人都和權振堂有類似的經歷。目前,全縣土豆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原本貧瘠的黃土丘陵,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家園。
產業壯起來了,“等靠要”的懶漢逐漸消失了。
離西吉縣城不遠的硝河鄉新莊村曾經是出了名的貧困村、上訪村,群起上訪、越級上訪時有發生。“我記得有一次,縣上一個領導來調研,有些人抱住他的腿不讓走,就為了給自己多要點補助。”63歲的村民袁啟存說。
2017年3月,村里來了第一書記王元明。“村部院里的蒿草長得比人都高,開會連人都找不見,特別不配合。”王元明至今都還記得第一次到村里時的樣子。無奈之下,他開始每家每戶拜訪,“路邊會”“燈下會”“門前會”隨時展開。幾個月下來,村里許多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
袁占有曾是出了名的老上訪戶,軟硬不吃,村里當時建學校他萬分阻撓,只因為想多要點拆遷款。可看著如今村子一天天變好,他不再上訪,靜下心來種了50畝草,養了10頭肉牛。“種地養牛都有補貼,將來的收成也都是自己的,我也想在城里買房。”袁占有笑著擺擺手,“再也懶不起來了,年底要攢夠首付。”
曾經因為貧窮和落后,讓西吉人看不到希望,紛紛背起行囊,外出自謀出路。如今,日子好起來了,許多人回鄉就業,家里蓋起了漂亮的磚瓦房。記者了解到,2014年到2018年,西吉縣220個貧困村已銷號,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4%下降到0.95%,貧困人口減少15.13萬人。
“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一人,西吉摘帽了,寧夏就離全民小康更近了一步。”陳曉寧告訴記者,2020年西吉將完成剩余4320人的脫貧工作,并持續鞏固基礎產業,讓產業提質增效,確保不出現一例返貧典型。
當天下午,一場瑞雪如期而至,單家集的牛羊集市被熙熙攘攘的人流堵得水泄不通。興隆鎮陳田村村民馬存海剛剛談好價格,把一頭毛色光澤的乳牛架上自己的“蹦蹦車”,“回去要好好養咧,明年下了崽就值錢了……”說罷,他騎著車奔向遠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