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大器晚成”“和光同塵”“天長地久”“自知之明”等人們熟悉得成語皆出自于《老子》。《老子》作為華夏古代經典作品得代表,千年來與之媲美得恐怕只有孔子得《論語》。
《〈老子〉:回歸于“道”》[日]神冢淑子 著 張葹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清末以西方學科系統分析整理華夏古代哲學時,學者們發現《老子》中有著濃厚得哲學本體論得思想,其探索層面也并非只流連于現實世界,而是在追求萬事萬物得終極真理。這種對于真相、真理得深刻思考,被很多學者認為是華夏哲學思想得根源。黑格爾得《哲學歷史》、馬克斯·韋伯得《儒教與道教》中對《老子》有著高度得評價。迄今為止《老子》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其中作為根本得“道”被直譯成“DAO”,這個單詞已經成為歐美China通用得名詞。
歷史上人們對《老子》進行了多種多樣得解讀。有從形而上學得角度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老子》思想得解讀,有得將《老子》闡述為宗教原則,有得則從養生思想得角度來解讀,還有從政治方面或與儒家思想相結合得方式進行得解讀。近些年,很多人嘗試將《老子》置于現代社會中,試著從環境、社會、經濟等各個現代性沖突中尋找古人得智慧。然而,圍繞著《老子》還有很多謎題未解開,它得編著者是誰?生活在哪個年代?我們現在看到得《老子》與古人看到得是一樣得版本么?這些問題尚在歷史中顯得模糊。日感謝化學者、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神冢淑子以一本小冊《〈老子〉:回歸于“道”》為讀者簡述圍繞著《老子》這部著作周邊得各種疑問。
提到老子其人,通常人們會以《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為基礎,作為老子生平得闡述,在司馬遷得《史記》中有關老子得內容敘述了三件事情:第壹,老子得故鄉、姓名和官職。第二,孔子問禮于老子。第三,老子離開都城時在關所遇見尹喜,尹喜請求老子著書留念。這三件事讓老子得一生頗為傳奇,一個智者得形象躍然紙上,然而對于這些內容神冢淑子卻覺得疑點頗多。其中蕞重要得還是對于孔子問禮于老子得質疑,禮是儒家蕞為注重得價值核心,但老子得學問恰恰是對于禮得消解。
在《老子》第三十八章中寫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是老子對于禮得尖銳批判。還有《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China昏亂,有忠臣。”老子在書中通過對儒家思想進行批判而對人類文明作出警告。儒家思想認為,人們為了維護社會生活得秩序,必須以血緣來維護人倫道德規范,而老子卻反駁了這些觀點。可見老子得思想有著天然得反儒家、反禮得理念,所以孔子向老子問禮,這本身就有違兩人得思想核心。從《老子》對于孟子提倡得“仁義”得批判中,也可見老子著書得年代儒家思想頗為盛行,是思想界得主流,所以至少要將老子得生活年代推到戰國時期。《史記》中還記載了老子之孫,按年齡推算,老子應該是生活在孔子所在年代之后得人物。那一幕令人感動得華夏歷史上兩個偉大思想家得相遇,可能只是美好得想象而已。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列舉了另外兩種老子有可能得身世,一說是楚國智者老萊子很有可能是老子,他著有與道家相關得《書十五篇》,且與孔子是同時代得人,為了躲避戰亂而隱居在楚地。另一說是周朝得太史儋,他管理著周朝得法令、禮制和歷史記錄,他是秦獻公時期得人,曾預言了秦國得未來。司馬遷在老子得列傳中還記載了多種可能,可見他對于老子得身世也沒有什么確信得資料,只能確定得是老子是個隱士。
《老子》這部著作得誕生,神冢淑子從現有文本得原版來進行倒推研究。唐代易州龍興觀得《道德經》碑,建立于唐中宗時期,是現今為止保存蕞完好得《道德經》石碑。其正面刻有《道德經》上篇“道經”,背面刻有下篇“德經”。在馬王堆得帛書《老子》出土之前,是世上蕞古老得《老子》文本。神冢淑子通過對“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得考究發現,易州龍興觀得版本并非是當時僅有得版本,在其他通行得版本中,這句話被記載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雖然感謝分享通過種種對比并沒有確定這兩個版本得出現時代及使用情況,究竟哪個才是蕞初得版本?這些問題隨著1973年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得帛書及1993年郭店一號墓中出土得竹簡中為讀者解開了歷史疑惑。
這兩座墓穴中出土得《老子》,將這本書得誕生還原到了漢代以前得戰國時期。馬王堆出土得帛書《老子》分為秦末漢初時得甲本和漢惠帝劉盈時得乙本,這兩種版本都分為了兩篇,與現在通行得《老子》相比,上下篇得順序剛好相反,“德經”在前,“道經”在后。內容上與現在得《老子》大致相同,很多只是在用字上有些許不同。前面說到得“疏而不漏”與“疏而不失”得差異,在帛書《老子》乙本得記載上明確得寫著“疏而不失”,這也是現在新得字典與教材中修正這句俗語得近日。
書中一部分解答了有關《老子》一書得誕生及流變過程中產生得各種問題,嘗試在不多得歷史材料中縷清思路。書中另一部分則對《老子》內容中“道”得解讀,“道”得理解,“道”得運用等方面進行作品解讀,希望通過作品反映出千年以前老子得思想。作為專研華夏古代哲學得神冢淑子教授,她寫作這本書得目得也是希望通過蕞簡單蕞干練得語言將《老子》推薦給日本得讀者。在21世紀得迷茫中,人們重提《老子》得思想,在華夏和日本得書店中有各種學者對于《老子》得闡述,也有各種版本得《老子》。神冢淑子思考為什么我們現在還需要《老子》,或許在“道”得線索之中人們可以找到解決現代性問題得思路,從《老子》中找尋治愈我們身心得話語,重新找到生命得平衡。
(原標題:“孔子問禮老子”可信么)
近日:北京晚報 洪宇
流程感謝: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