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玫瑰過敏的云南“花香蘭” 靠種花帶領村里鄉親致富
看著鄉親們因為玫瑰脫貧致富了,不管再怎么辛苦,都會堅持下去的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云南姑娘李香蘭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幼年時,父親入獄母親改嫁,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長大。長大后,她發現家鄉特產玫瑰花可以作為特產銷售出去,幫助村民致富。通過學習和努力,一個對玫瑰花過敏的姑娘,卻種植了千畝花田,將花朵進行加工后銷往全國各地,用真金白銀來回報老鄉。
用玫瑰幫助鄉親致富的李香蘭。受訪者供圖
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
李香蘭是一個標準的南方妹子,面容娟秀,聲音溫柔,介紹自己也是娓娓道來。李香蘭告訴新京報記者,讀小學時,父親因為打架斗毆入獄,母親也因此改嫁。沒有父母的照料,她和姐姐從小只能跟著奶奶一起生活。
年邁的奶奶只能種些玉米稻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貼補家用,她小時候每次放學,書包往家里一扔,就跑去幫鄰居做農活,以換取每次一兩塊錢的費用。“當時家里沒有電燈,做作業要在一根蠟燭燒完之前趕緊寫完”,李香蘭回憶。
幸好,鄉里鄉親總是幫助她們。“有時候到飯點了,看著我和姐姐蹲在門口發呆。鄰居就知道我們家里沒米了,把我們姐妹倆叫到家里吃飯。”雖然童年凄苦,但是李香蘭卻十分樂觀,“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也是被愛著長大的”。
鄉里人湊錢資助上學
說起學業,那是李香蘭的痛處,她覺得沒能上大學,是自己一生的遺憾。她告訴記者,考上初中時,一年的書費要300元,對家里來說,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她甚至不敢和奶奶說,只敢偷偷在家門外哭。
讓她沒想到的是,開學前一夜,鄰居們到她家里,將五塊、十塊錢,送到了她手上。當天晚上,是鄉親們給她湊夠了書本費。李香蘭說,她一輩子也忘不了這300元,更忘不了幫助過她的鄉親們。但生活卻并沒有對她網開一面,“我以為湊齊300元就能上學了,但其實還要湊生活費。初一讀完就輟學了,家里實在沒錢。”
輟學后,李香蘭在縣城餐館洗過碗,做過服務員、推銷員,也曾在加油站給過路車輛加油。“那時我14歲,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總得討生活,雖然想出頭,卻總覺得生活在原地打轉。”李香蘭說。
可食用玫瑰帶鄉親致富
改變李香蘭命運是在2016年。她告訴記者,當年夏天,她回家時碰到鄉里一位叔叔從田里回來,滿面愁容。原來,叔叔種了三畝多食用玫瑰花田,以往都是拉到縣城市場上賣, 2016年市場行情不好,沒有賣出去。一年的耕作,將要面臨血本無歸。
在市區打工的李香蘭想到了開網店,于是就自告奮勇,幫著鄉親叔叔在網上試著賣。李香蘭說,當天下午,她就注冊了一家網店,將食用玫瑰花上架到店鋪里。沒想到,因為價格便宜,原生態無污染,食用玫瑰賣得很快。
“從這件事兒上,我看到了商機,決定試一試。”李香蘭很快把網店正式開起來。每天忙著在地頭收獲,打包,發貨。第二年,李香蘭的店鋪一天可以接上千單,成為整個云南賣可食用玫瑰花最火的店鋪。“食用玫瑰花有這么大的市場需求,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賺錢,也是我報答大家的心意。”
李香蘭在田里勞作。受訪者供圖
她回到老家龍潭村田埂,跟鄉親們提了這個想法,還擔保“你們只管種,我來收鮮花去賣”。沒想到,鄉親們卻拒絕了。“大家還是擔心種了賣不出去,思想比較保守,我能理解。”
直到鄰村一個“膽兒大”的村民找到了李香蘭,想要試一試。“第一年種了七分地的食用玫瑰,交給我,不到一個月就賣完了,掙了不少錢。第二年,他一下擴張到了20畝。”掙到錢的消息一下從龍潭村村頭傳到了村尾,原先不敢嘗試的村民紛紛找到李香蘭,表示要加入。
“到現在,有30多家農戶加入種植隊伍。”李香蘭說,目前覆蓋的總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
“花姑娘”卻對玫瑰過敏
時間撥回到2020年。村里的鄉親跟著李香蘭,靠種植玫瑰花發了財,有的蓋起了二層小樓。
為了感謝李香蘭,鄉親們給她取了個名字“花香蘭”。村民陳希福告訴記者,從2017年加入以來,李香蘭像是老師,手把手教他選玫瑰、種玫瑰,還在玫瑰園里和他們一起采摘玫瑰,包裝玫瑰。“小女娃愛學習,總是上網、看書,學習種植玫瑰的技術。”
讓陳希福沒想到的是,直到2019年年底,鄉親們才發現,原來,李香蘭對玫瑰過敏。“她每到干活兒的時候,就會臉紅、咳嗽。我們每次問她怎么了,她就說感冒。直到去年年底,我們才知道,這是過敏的反映。”他說,大家心疼李香蘭,想讓她歇一歇,但她也總是笑著說“沒事”。
李香蘭在地里采摘。受訪者供圖
說起來對玫瑰過敏,李香蘭告訴記者,“其實我一直對玫瑰過敏,不僅會起紅疹、咳嗽,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呼吸困難。但是看著鄉親們干勁兒十足,大家又因為玫瑰脫貧致富了,我心里真的高興。不管再怎么辛苦,我都會堅持下去的。”
現在的李香蘭,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蹲在家門口哭泣的小女孩,通過努力,帶著感恩的心,帶著全村的鄉親走上了致富的路。她說,甜蜜的人生是熬出來的,就像這玫瑰糖。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