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會在香港上市嗎?以及會拆股嗎? 來源:丁道師
關于近期熱議的這個話題,我先開門見山的下一個結論:百度會在香港二次上市,而且也將會學習阿里巴巴,進行拆股。
新聞背景: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百度計劃回港二次上市,并且已接觸一些在港大型機構。知情人透露稱,百度計劃回港有一段時間了,進度可能比攜程等更快。
消息一出,引發各方熱議。
其實早在2018年初,李彥宏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香港有同股不同權權的嘗試,也可以理解。但百度已經實現AB股架構,應該是必要性不大。”
如果按照李彥宏“已經有AB股權架構”的解釋,似乎百度赴港上市可能性不大。但我們要知道,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也是采用的AB股權結構,后來也成功赴港二次上市,并且市值和影響力大漲。
不久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阿里回港上市之際放了一個“彩蛋”,隨著阿里巴巴的回歸,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中概股回家,香港資本市場仍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僅僅數月后,包括網易、攜程以及百度在內的多家互聯網企業被傳開始了赴港上市的準備,這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我們回到百度,為什么我會說百度赴港上市是一個肯定的答案,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被低估的百度需要重新被定價。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當天股價上漲354%,創下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來五年間納斯達克IPO首發上市日漲幅最高的紀錄,震驚全球。
彼時,百度市值超過40億美元,一時風頭無兩。到了2011年春節過后,百度市值達到460億美元,超過騰訊登頂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榜首,李彥宏本人也榮登當年的中國首富寶座。
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百度雖然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逐步掉出BAT陣營,但百度在人工智能、信息流、云服務等領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并且營收也比十年前多了十倍,但直到今天百度市值也只相當于2011年初的水平。
很顯然,百度被低估了。
那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被低估或者需要尋求更高的估值,怎么辦?目前看來,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360模式,也就是私有化然后回歸A股,市值大漲。第二種是阿里模式,也就是兩地同時上市,多一種交易的場景。
360模式的漲幅遠大于阿里模式的漲幅,但對于百度這種大體量的公司來說,私有化幾乎不可能。而去香港上市則相對來說簡單一些,且不會對現有結構造成大影響。
百度是一家有資本追求力的公司。
一直有人說百度是一家技術公司,是一家追求卓越的偉大公司,不太看重市值和資本這種膚淺的東西。但實際上,百度更是一家愛錢的技術公司。
我來說個小細節,2005年百度上市之際,百度在辦公樓打出了“百度人民很行”的大橫幅,“百度人民很行”雖然只是一句玩笑,但通過后來一系列的動態,不得不讓我們看到百度這家公司對資本、資金的態度。
過去的一年,百度讓很多高管下課,很大原因就在于這些高管思維轉換不夠,沒有平衡好創新業務產出和傳統業務投入之間的關系,營收和市值均被影響。對于百度來說,其業績和市值表現直接掛鉤,這一點在過去數年多次被印證。
香港二次上市,雖然只是一種資本動作,對業務和產品的幫助似乎不是很大。但二次上市所釋放的積極信號,能給影響到資本方對百度的看法,而且香港上市又可以進來一筆資金,從而推動百度一系列創新業務的落地進展。
榜樣的帶頭重要。
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個效應,叫做榜樣效應。每次互聯網新浪潮來臨之際,總有那么一兩家帶頭企業,給行業做表率,而后來者依次效仿。比如2000年中華第一個吃螃蟹赴美上市后,短短數月到一兩年時間,就有新浪、搜狐、網易等企業密集上市。
阿里巴巴當時二次上市之際,業界很多人持有悲觀態度。一方面在于阿里市值已經足夠高很難有上漲的空間,另外一方面是“你懂的”原因。
但最終我們看到,阿里巴巴上市短短一兩月,受到資本熱捧,股票大漲,市值達到5949億美金。
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我認為有阿里巴巴的帶頭榜樣作用,將來不僅僅是百度和攜程、網易等公司,還包括其他在美上市的主流互聯網公司,大部分的都將回港二次上市,探索新的可能性。
寫在最后:至于為什么百度在香港上市之際會進行拆股,原因很簡單,百度目前股價140美元左右,換成港幣就是1093元,而我們知道港股交易最少一手100股起,交易門檻就會超過10萬港幣。
10萬港幣的高門檻,很顯然不利于股票的流通。因此,百度也將學習阿里,進行拆股,降低投資門檻,讓更多的人分享百度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