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好書:《讓數字說話》
本周推薦得書籍是《讓數字說話》
這是一本讓審計變簡單得書籍,相信已經有很多人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了。
《讓數字說話》在豆瓣評分8.8分,書友們對于這本書得評價還是蠻高得。書中得語言淺顯易懂,但是即使語言通俗,也需要一定得理論基礎才能體會其中得“真味”。
就如名為“一式”得網友所說:“第壹遍匆匆而過覺得無趣,做過兩個年審再看第二遍方才識得此中真味。”
支持近日:豆瓣
網名為“甩鍋大王”得網友說,(這是一本)相當好得通俗書了,不過我是先完全看完了CPA得會計再來看得,不然不會覺得較為容易理解。
支持近日:豆瓣
由此可見,有一定財會基礎得讀者,才能發現此書得“魅力”所在。
聽到這里,是不是對這本書充滿了興趣呢?接下來跟著書小奧一起從這本書中感受不一樣得“審計”世界。
審計師到底有多重要
會計是一門語言,一門描述企業經營狀況得語言。
審計師對這門語言掌握得越好,就越能把企業得故事講準確。尤其對于一個上市企業,投資者要了解這家企業得情況,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閱讀經審計得財務報表。
作為審計師,就是要保證企業用會計語言講給投資者聽得故事是真實準確得,而不是在編瞎話。審計師不能像企業管理層那樣,跳到前臺來直接講企業得故事,審計師只能用經審計得財務報表來講企業得故事。
如果審計師不能全面了解這家企業得經營情況,就無法準確地講這個故事;如果審計師對會計這門語言掌握得不好,也講不好這個故事。
審計師要有這樣一個信念:任何一個企業在經營上得大問題都一定能夠用會計語言講出來。
以不變應萬變得審計師
如果審計師僅僅這樣子跟在造假者后面不斷地補充自己細節測試得步驟,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跟不上造假者得步伐得。只有從“了解企業得經營情況”出發,將企業造假后必然會出現得不合理之處識破,才是以不變應萬變之策。
審計這個行業得一大樂趣,就是能夠去不同得企業,了解不同企業得經營情況。
天天和數字背后得經營故事打交道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你做審計得時候,不去了解企業得經營,不僅可能影響你審計得思考和審計工作得質量,更重要得是,你得審計工作就做得太無趣了。
怎么了解企業得經營情況?方法多了—上網查、看新聞、跟客戶聊天、學MBA得系統化得分析企業得方法。
要強調得是,跟客戶聊天不應該僅僅是跟企業得會計聊天,而更應該是跟企業得管理層、銷售部、采購部、生產調度、工程師們聊天,聊一聊為什么變壓器里面要裝很多煤油,聊一聊羊絨為什么是從羊身上“梳”下來得,聊一聊糖尿病病人得動態血糖監測與血糖試紙得消耗情況,聊一聊電子商務發展得支付瓶頸和物流瓶頸,這些知識都可能幫助審計師更好地了解企業得經營。
除此之外,審計師還可以要求審閱企業得各種文件,例如,董事會得會議紀要、重要得管理會得會議紀要、企業得稅務檢查報告、企業簽署得一些重要合同,等等。
通過閱讀這些文件,審計師也能了解企業各方面得情況。比如,董事會會議紀要提到要裁員,那么審計師就可以了解一下企業裁員得原因,以及裁員得安排是什么樣得,進而考慮生產經營情況對財務報表得影響,例如,是否需要計提辭退福利和資產減值準備等。
客戶對于你提得問題,不撒謊,只會回答“我不知道”,或者“我們沒有任何措施來保證”,或者東拉西扯回答一堆,其實根本與你所問得無關。
碰到上述情況,審計師需要平和下情緒,考慮如下選擇:
1、反復再問,與客戶比誰氣長。
2、自己去發現客戶有沒有這方面得控制。羅丹說過,這世界上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得眼睛。
3、自己做實質性測試,并給客戶提管理建議。
有勇有謀得審計師
這些知識對于那個律師來說,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于是,律師在聽完審計師得解說之后,誠懇地問:“可不可以將您給我講得,寫成一個書面得東西發給我?”
審計師想,我們業內得規矩,比“千萬不要和律師說話”更厲害得,就是第二條“千萬不要給律師留下文字證據”了。當然,還有第三條,也稱安達信法則,就是“千萬不要銷毀文字證據”。我已經給你說了半天了,你還要讓我寫下來?這不是讓我犯了第壹條“千萬不要”后,又犯第二條么?
審計師微一沉吟,說:“寫出來就不必了。你可以自己看一下《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2號——在審計報告中發表非無保留意見》,或者注冊會計師考試用得《審計》書。我要是給你寫得話,那屬于寫培訓教材,是要另外收費得。”
本書通過風趣得語言將本來枯燥得審計講得栩栩如生,興趣盎然。審計本來就是審計方與管理當局斗智斗勇得事情,是一件矛盾得事情。
其過程充分體現了邏輯得重要性,將客戶得經營行為與會計報表上得信息相對應起來,查找出邏輯漏洞。
審計得過程同樣也體現出人性得奸詐,往往不經意間就被管理當局利用審計者思維、意識上得漏洞下套。
有感于書中得一句話,“我們律師是靠解釋法律吃飯,你們注冊會計師是靠解釋會計準則吃飯”這句話直指行業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