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席對話友邦中國CEO張曉宇:以“硬功夫”抓住穿越周期的保險“鉆石期” 來源:經濟觀察網
不確定性數字化時代,何謂保險?風險管理(工具),抑或通貨膨脹的堡壘?經濟承壓下行、中國GDP“保6”聲潮起時,緣何保險股表現強勢?資產規模增速領先GDP?
“無論經濟表現如何,保險業一定還是鉆石期;體驗式消費其實在升級,加之,保險覆蓋率、保險意識的崛起,以及社保的不足等動因。”近期,友邦中國CEO張曉宇告訴經濟觀察報,“這時候,就看我們有沒有硬功夫(把握機會)!是否真的敬畏保險!”
張曉宇眼中的硬功夫是指,圍繞客戶需求,升級產品與服務,回歸保險保障本源,深耕中國,靠專業能力做難的事,與客戶建立長久的信賴關系。
年關之際,掃描整個行業近年走過的路,或許可預判:得益于過去兩年的基礎夯實,已進入轉型發展周期、聚焦保障及渠道高質量發展的壽險行業,競爭格局有望改善;2020年或將迎來收獲期。正如萬聯證券研報預測,2019年在股市復蘇、利率企穩、減稅新政等因素驅動下,保險股表現較好,判斷2020年業務端將持續改善,新業務價值有望全面正增長,營運利潤、內含價值等長期價值指標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凈利潤雖然高位增長承壓,但上市險企ROE將維持較高水平。
不過,與此同時,全球利率進入下行軌道,低利率環境亦是保險行業將要面臨的挑戰。
而友邦保險,業績增長也好,投資表現也罷,均表現不俗,2020是其跨入新百年的第一年;百年老店如何穿越經濟周期?其“硬功夫”到底有多硬?有何“軟肋”?
與張曉宇對話,以友邦保險百年走過的路為鑒,試圖發現壽險業的可持續增長驅動DNA。
保險“鉆石期” “硬功夫”
經濟觀察報:目前經濟持續下行,有觀點認為,消費降級,您為什么說保險的發展階段處于鉆石期?
張曉宇:是這樣,我最近在公司內部會上講了句話“不管經濟如何表現,保險一定還是鉆石期。”現在,很多人都在轉這句話。理由是什么?開始也有人反對,說GDP下行,消費降級了。我的理解是,實體消費可能會降級,但體驗式消費其實在升級。因為人均GDP到9000美元的階段,趨動消費就不再是以前的溫飽吃穿,而會上升到體驗式服務。
此階段,恰是保險非常重要的時刻。從目前各方面情況看,如保險覆蓋率,保險意識的覺醒,社保的不足等,都說明現在是保險鉆石期。數據顯示,今年初至9月份,上證指數漲了16%左右,但保險股漲幅逾50%。不過,緊隨其后的是:保險進入鉆石期,重要的是看我們有沒有硬功夫。
經濟觀察報:就是考驗內功的時候到了。
張曉宇:是的,這時候整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階段,可能很多風口都沒了(商業模式之變),不能再靠簡單的方式展業。這時,考驗的不再是流量,而是能力,拼的是專業與服務水平。直白說,就是要沉下心來做難的事。我跟友邦營銷員一直在講種理念:市場就在那里,經濟整體下行,可能有困難,但我深信保險還是朝陽行業,還是鉆石期。現實中,還有這么多人沒有保障,缺口很多,保險意識正在逐漸爆發;就看你自己有沒有“拿”下來的硬功夫。
經濟觀察報:我們注意到,友邦中國的各業務財務指標,在上半年都取得兩位數的增長。你覺得這種高速增長是可持續的嗎?
張曉宇:其實不只是今年,(友邦的業績增長)去年更明顯,2018年行業普遍下滑,但我們仍然還是30%的增速。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友邦一直堅持做對做難的事,得到的是好的結果。從較長的時間周期來看:2010年到2018年,友邦中國的新業務價值增長了14倍,稅后營運溢利增長了10倍,我們的增長是穩定的、長期的、可持續的,這得益于友邦一直以來堅持品質發展之路。
比如,我們在2018年推出了引領跨越百年的“新五年計劃”,推行1個中心(客戶引領的業務革新)、2個投入(卓越人才與組織能力建設、科技驅動的領先優勢)、3個業務策略(卓越營銷員渠道優質增員、卓越營銷員渠道3.0轉型、卓越多元渠道),簡稱123,繼續品質發展之路。
百年發展讓友邦既擁有對中國本土市場的深刻洞察,又兼具國際化發展經驗;堅守與革新的并重讓我們保持可持續的業績增長動力。
經濟觀察報:目前健康險快速發展,但利潤承壓,行業整體賠付率超過增速,這是為何?友邦的情況怎樣?
張曉宇:友邦一直深耕健康險產品,對健康險的運作較為成熟,隨著新的健康險管理辦法出臺,健康險市場將持續發展,市場規模也會逐步擴大,相信在好的政策引導下,會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健康險產品的市場前景也會更好。
利潤是否承壓?友邦的整體情況還算可以。我想,這與針對的客戶群體有關。重在是否深耕行業,精細化管理;另外,也因為我們的客戶群體集中在大城市,賠付狀況相對好很多。
其次,在風險管理過程中,防范方面,我們會去做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長期運營思維策略。
短線策略可能是保險公司到最后惜賠的原因……不管怎樣,保險公司需要對行業負責任,對客戶負責。現在最怕的是做那種“先污染再治理”的事。
我在很多場合都說,保險,哪怕是續保,更不要說終身險,重疾險、長期儲蓄等品種,它們都是終身險,除了那種簡單的儲蓄替代。對保險,要有高度責任心,因其時間屬性非常長——保險是最需要時間檢驗的行業。一張保單可能會穿越多個經濟周期;對保險要有敬畏心,必須是長期思維。
保單意味著責任
經濟觀察報:友邦全新推出《穩贏未來保險產品計劃》,其組合為“年金險+投資連結險”,且投資賬戶收益率表現不俗,那么,與同類產品相比,其投資收益情況如何?信用風險分化、低利益市場環境下,怎樣做到在波動的資本市場上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張曉宇:我想,首先每個長期儲蓄產品都有定位,若收益大,意味著風險更大。其收益曲線會出現上下振幅的波動。我們希望,低收益率背景下,客戶在保本之時,有一部分資金可承受相對較高的風險,就有機會拿到更高收益,它是抵御通脹的最好工具。就友邦推出的類似產品而言,希望客戶在保證本金的情況下,有機會拿到高收益回報。此外,是一種理想的投資概念,即不管是基金,還是股票,均攤成本為投資“上策”,就像推出類似定額定投的產品。
友邦保險具有專業的投資管理團隊、全球化投資管理經驗和良好的投資回報記錄。
這是因為,我們遵循風險管控架構下的投資全流程管理,堅持AIA根據長期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安全、穩健能夠創造長期可持續業績的投資方法。股票投資上,秉承價值投資理念,核心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并長期持有,在公司的甄別和選擇上,會首先看公司所處的行業是不是一個好賽道;其次,在公司選擇上特別看重護城河,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才能給投資者長期回報和超額收獲。
經濟觀察報:友邦在1992年把營銷員制度帶入中國,迄今為止,您怎樣評價曾異化了的“營銷員制度”?現在的情況如何?目前市場環境下,應該與之匹配怎樣的營銷員制度與自律監管生態?
張曉宇:的確,1992年,友邦率先將保險營銷員制度帶到了中國大陸,推動了中國現代保險業的第一次革新。中國第一代專業保險營銷員從友邦走出,進入大眾視線,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職業,也成為中國人接觸現代保險理念和制度的第一窗口。當時友邦對營銷員的招募和培訓都采用精英模式,在學歷、素養、能力方面均設高門檻。早期的友邦精英營銷員為行業樹立了良好口碑,在當時社會引發了一場壽險營銷革命。
但這一原本以精英模式被帶入中國的銷售制度,卻因行業的“粗放式”增長而轉向了低門檻的“人海戰術”。面對行業的發展瓶頸,友邦意識到必須通過提高營銷員的專業性和整體素質,來夯實營銷渠道的發展基礎。于是,友邦在2010年推出營銷員2.0策略,重新定義營銷員渠道的專業標準。我們“新五年計劃”的三個業務策略之一,便是推進“營銷員3.0轉型”,這在中國保險業迎來高速上升期、市場對品質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的當下,恰逢其時。
再次強調,營銷員最早的定位是“專業 職業化”,其應是視保險為事業的一群人,但后來發展成了良莠不齊的生態。當然,今天看整個行業的價值創造,營銷員仍是保險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但可以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營銷員制度最重要的是——把它當做一個全職、專業化、精細化管理的事業去經營;需要盡責盡心,因為一張保單就意味著多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