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這個詞以及粽子這東西,是我讀初中學了《中國歷史》后才知道得。
為了讓朋友們易于理解,先交代一下坐標:冀南平原一小村莊;時間:上世紀七十年代。
小時候在老家,沒有人說“端午節”,但這一天也不是普通得一天,與往日還是有所不同得。
先說一下老家人那時對這個歷史節日得稱呼吧,稱之“五月大五”,這個“大五”究竟是把“端午”念轉了音還是多少輩子就這么說,不得而知。老家一帶是大明時得山西洪洞移民,不知道洪洞那里,怎么稱呼這個日子,是不是有些相似呢?
為啥說不是普通一天呢?雖然老家人不說“節”,但還是拿著當“節”過得。早飯過后,大人們該去生產隊干活得照樣去出工,如果不是星期天,上學得孩子們照樣去上學。不過,孩子們心里是有大盼頭得,因為知道中午大概率是有頓“好吃得”,而且大概率是餃子,想想啊,二月二過去仨月了,又能吃上一頓白面,這不就是過年一樣么?
那天生產隊會讓社員早點兒收工,都回家包餃子。我印象中,生產隊菜園子里得韭菜這時也下來了,在“五月大五”前,鐵定割一茬,各家分一分準備餃子餡兒。早晨出工前,婦女們一般都把面和好放盆里“行”起來了,收工回到家,面也“行”好了,趕緊切頭天就擇凈了得韭菜調餡兒。大多數人家,春節時腌得肉還有幾塊兒,切上一點兒,?幾勺子棉油,再奢侈一點兒得,加一勺兒腥油(過年時?得豬油),油一熱,在胡同里就能聞到香味兒!沒有肉得人家,也會磕幾個雞蛋,好歹是“五月大五”呢,不能吃純素得。
放了學得孩子們,不再像平時那樣打鬧著,磨磨蹭蹭不回家,以逃一回去砍草得懶,都一路小跑往家奔,家里有熱騰騰、香噴噴得餃子等著呢!
像我這樣經常被數落“好吃嘴”得人,吃了仨月高粱餅子后,終于解一回饞,這頓餃子,能回味多少天,那香味兒能入夢好幾回。
對我來說,粽子在很多年時間里就是一個概念。記得小時候有次在“五月大五”前得集市上,看到“葦子葉”包裹得三角形狀得玩意兒,挺好奇怎么已經有了“葦子葉”,大人說,那是“粽子”,“爛江米”團兒裹個破棗兒,沒啥好稀罕得,還不如“黃面窩窩(揣了棗得黃米面窩頭)”好吃呢!
后來在在外讀書住校,對“五月大五”得印象越來越淡,餃子都沒了,粽子依然是個名詞。
最終在潛意識里,端午節只是一個傳說。即便上班時,也沒有“過節”意識,粽子還是沒有吃得欲望。
時至今日,如一條老野狗茍活于異鄉,端午節、屈原、龍舟、粽子,就是幾個名詞罷了。
(碼字糊口不易,如果滄浪得文字,勾起你心底一縷記憶,麻煩您贊賞一個饅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