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一個朝氣蓬勃的笑容,若不是頭上那頂顯眼的安全帽,還以為他是電視劇里走出來的大男孩。
新春佳節臨近,應超浩所在的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橋施工段依舊火熱。海拔500米的工地上,眼底就是深淵,他卻穿梭自如,一手拿卷尺,一手翻著厚厚一沓工程圖,專注地比對著。
也正因這股奮斗的青春勁,應超浩曾被央視鏡頭捕捉,讓看過片子的人,記住了這名在工地里日夜堅守的青年筑路人。
深山里的筑路人
橫跨浙南之巔,文泰高速有幾個“最”,省內地形條件最差、施工難度最大、工程造價最高。作為項目節點性工程,洪溪特大橋前通文成境內隧道,后接泰順連綿山脈,全長564.7米,是省內海拔最高的高速特大橋。
眼前,兩座塔柱矗立在深山間,如擎天柱般高聳。應超浩卻告訴我們,他眼里的這座橋更像是“兄弟”,這是他們相守的第558個日夜。
“因為這橋跟人一樣有‘溫度’。”他邊說著邊背上橘色雙肩包,裝進圖紙、卷尺、測溫槍等工具,整裝待發了。這天應超浩要檢查剛澆筑完混凝土的橋面溫度是否適宜。
洪溪特大橋距離地面128米高,相當于40層樓高,登上的唯一通道,是一座用鋼筋搭建的5平方米的簡易“電梯”,來回一趟就要9分鐘,最多時候,他像“蜘蛛人”一樣上下十幾趟。
剛到達工地,四周山風立馬就往脖子里鉆,往新鋪就的橋邊走,腳底還能感到微微搖晃,應超浩絲毫沒有猶豫,蹲下身子就馬不停蹄地測量起來,一手貼著橋面,一手拿著測溫槍。“26℃,屬于人體舒適溫度!”他揚起頭又對記者笑著說。
“橋面過冷過熱都會影響橋體本身的堅固性。”解釋起門道,應超浩嚴肅認真。擔任大橋2號墩唯一一名技術員,他像是大橋的“眼睛”,工程對精確度要求極高,他要不斷復核數據,監督整個工程進展,再耐心跟工人們講解,調整施工技術和方向。
尋常的趕工日,他和工人們在橋面上一站就是一整天。翻看手機,沒有信號;吃飯呢?送上來。夏天遇到太陽暴曬,他的衣服可以擰出水。
前不久,大橋終于掛了第一對索,應超浩很是激動。“洪溪特大橋為矮塔斜拉橋,掛索是一道重要工藝,我從承臺施工就過來,一年多了,從樁基、承臺、塔柱到主梁,就是在等這一天!”
經歷種種“第一次”
“感覺要被現代文明拋棄了。”應超浩說,剛開始得知參與省內如此重要的交通工程,他滿臉興奮,但看到工地現場,卻錯愕了。
地處浙南邊界,從泰順縣城到洪溪特大橋,還要開2個小時的山路。艱難的涉山之旅,這還僅僅是個開始。此后每天早晨,他6時半就要起床,七八時“爬”到山上。深山多雨霧,為了測量工作及時、精準,有時候還得起更早。
“其實,工地上招了不少年輕小伙,但多數干不下去‘逃’走了。”在一旁的文泰高速4標段項目段經理張立銳說,相比其他工程,文泰高速對年輕筑路人的要求更高。
雖然有過遲疑,但應超浩很快表現篤定,他在這里也學到不少“第一次”。
工程不停工,輪到值夜班,工人們要在橋面上作業一晚上不睡覺。第一次輪到應超浩,他興奮得一整夜沒合眼,“因為值夜班總會遇到突發狀況,能輪值就意味著你獨當一面了。”那天,應超浩和工人們澆了一夜的混凝土,從攪拌到運輸,要實時調度,混凝土泵被送到100多米高的塔柱上,沒有發生堵管或爆管。回憶著師傅的夸獎,應超浩打心底里欣喜。
還有一次“第一次”,他感受到的是團聚。文泰4標有個特殊的“成人禮”:新員工第一個新年要在工地看守陣地,作為2018屆新生,應超浩的上一個春節就是在項目部度過的,和大家一起貼春聯、包餃子、吃團圓飯、看春晚,應超浩第一次沒和爸媽在一起。
“以前在家過年玻璃都是我擦的,那年我媽來電話,玻璃都沒人擦了。”說這話時,他的聲音有一絲異樣,但抬眼又笑了。
和高速一起成長
自從上了電視,應超浩在工地里還有了個特別的外號——網紅。但當我們這樣叫喚他時,他耳根子一下紅了,“高速一線,大家伙都很辛苦”。
因為不易,更因堅守。2017年文泰項目開工以來,5000多名工人陸續奔波來到峽谷深處,有資深的建筑工,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各地修路人。洪溪特大橋段共130多個人,連應超浩在內,95后青年僅6人。
“大家都對我很關照,若測量遇到危險,他們會主動過來幫我,很多工人經驗豐富,身上有著值得學習的智慧。”看過文泰24小時風景,見識過勞動之美,他也像不斷鋪就的大橋,逐漸找到自己奮斗的方向。
按照計劃,今年7月底,洪溪特大橋正式合龍,年底文泰高速正式接入浙江高速網,實現全省“縣縣通高速”。應超浩心里激動又不舍。屆時,他和在此拼搏兩年多的建設者一樣,終于可以回家,快樂平安過個團圓年;屆時,大山深處60萬人民,也將終于可以暢快回家,喜聞樂見家鄉有了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