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見證“山西尋子哥”十年尋親路
中新網太原1月14日電 (吳瓊)“我沒有想到真的能找到孩子,知道這個消息時感到特別意外,而且有點激動,立刻和同事開車去了劉利勤家,見證一下這個家庭的團圓,也讓自己跟拍10年的尋子故事有個結局。”自2011年起,中新社記者韋亮開始采訪報道“山西尋子哥”劉利勤,見證了劉利勤的十年尋親路。
劉利勤尋子10年終如愿。 韋亮 攝13日,山西呂梁臨縣籍男子劉利勤帶著一面寫有“良心媒體,十年關注,實時報道,為民解憂”的錦旗來到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希望能將這面錦旗送給該社記者韋亮,表達多年來對其尋子的鼓勵與支持。
自2010年4月11日愛子丟失之日起,劉利勤踏上尋子之路。10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從殷實之家到債臺高筑,不足40歲的他,已是滿頭白發。其間,他幫助7個骨肉失散的家庭團聚,而今,他終于找回丟失10年的親生兒子。
和劉利勤同悲同喜的,還有作為媒體人跟拍他10年的記者韋亮。2011年,在外采訪的韋亮,遇到正在尋子的劉利勤,“當時他正和其他尋子的家長把一輛工具車改裝成尋子車,從太原啟程開往全國尋找自己丟失的孩子。我看到那個尋子車上,張貼了不少丟失孩子的照片。我也是一名孩子的父親,非常能理解丟掉孩子的那種焦急和悲痛,所以,我決定采訪一下劉利勤”。
13日,劉利勤帶著一面寫有“良心媒體,十年關注,實時報道,為民解憂”的錦旗來到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希望能將這面錦旗送給該社記者韋亮。 張雷杰 攝韋亮坦言,“當時覺得找到孩子的可能性比較低,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要做長期的跟蹤報道,但是后來我們在不同場合遇到很多次,所以就一直關注著他和他尋子的團隊。”從2011年起,韋亮每年都能在街頭遇到劉利勤等人進行尋子宣傳,多年來,他已記不清采訪了劉利勤多少次。其間,他也幫劉利勤想過一些方法,比如夏天很多人喝礦泉水,可以找一家礦泉水公司聯合,在礦泉水瓶上印一些丟失孩子的照片等,買一瓶礦泉水其中一角錢可以捐到尋子公益事業上,增加了丟失孩子照片的曝光度,帶動更多人尋找孩子下落。
孩子丟失之前,劉利勤依靠房屋裝修的技能在外面攬活,存有八、九萬元積蓄,原本希望在太原買房定居,孩子的失蹤讓他的安居夢成為泡影。在全國各地找孩子,交通費、食宿費、印刷尋人啟事和防拐資料……十年來,一筆筆細小的費用匯聚成不小的支出。由于經常奔赴外地,劉利勤只能偶爾接一些小活,收入銳減,尋子不僅耗盡了劉利勤的積蓄,還欠了一些外債。
談及采訪感受,韋亮說:“這么多年來,進出尋子團隊的家長有很多,讓我感到比較無奈的是,很多家長在尋子過程中特別難熬,因為很多人付出大量的時間和財力,最終卻一無所獲,所以不得不半途放棄;同時,也有因為丟了孩子新加入的家長。新面孔增多,老面孔減少,成了這個尋子團隊的常態,但是在這期間,劉利勤從頭堅持到尾,讓我很佩服也很感動,而且他最終還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真的非常不容易。”
多年間,韋亮不僅見證了劉利勤的尋親路,也見證了團隊尋子過程的變化。起初,他們利用傳統的人力、交通工具在全國跑,同時通過各地的媒體報道擴散影響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劉利勤的尋子團隊通過微博和直播擴大宣傳。“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他們運用直播的方式尋子,取得不錯的效果。”韋亮說,借助網絡,劉利勤在找到自己的孩子之前,剛為一位河南的30歲女子找到其在山西的父母。
如今,雖然劉利勤已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但韋亮的采訪仍未結束。“我還會繼續關注其他尋子的家長,記錄他們的生活點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