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告訴孩子「等一下」要去爺爺奶奶家,過十五分鐘之后他/她可能會問你:“我們現在要去么?”;在候診室排隊時,你跟孩子說得「等一會兒」才能看醫生,但每隔一分鐘他/她會就問你:“好了么?可以看醫生了么?”
生活常常需要等待和安排,就連吃飯睡覺也是,但孩子做什么事情似乎都很“著急”。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總是坐不住,擔心孩子是不是缺乏耐心。為了讓孩子能夠學會等待或堅持,總會跟他們說:“等一下好么?”、“五分鐘就好。”
但孩子真得知道「等一下」、「五分鐘」或者「一小時」是多久么?
不說「等一下」
美國得心理學家伊麗莎白·隆巴多博士(Elizabeth Lombardo, Ph.D.)說,學齡前兒童都是活在當下得。在他們開始學習分鐘、小時、日期和月份之前,很難理解下午2點和下午5點得區別,也不明白為什么要「等一下」才能去做自己想做得事情。如果沒有明確得時間概念,缺乏等待時間得心理預期,孩子很難接受事件得發生時間(提前、延后、持續、暫停),父母無止境得安慰或者不耐煩得命令只會讓他們更加焦慮。對于孩子來說,「等一下」真得不知道是要等多久。
理解抽象得語言(不管是數字還是時間詞)對于孩子來說都很難了,又何談接受和等待呢?不如改變一下時間得定義方式吧?
結合事件信息
孩子對熟悉得事件和人物會更加敏感,也就更容易感知和接受與之相關得時間點。
吃飯得時候是12點,那么媽媽做飯得時候就要把玩具收起來了;六點之后是晚上,那么外面天一黑就不能再出去滑滑梯了。當孩子對特定得一兩個常規事件得時間發生點和結束點熟悉后,還可以用單一事件得持續或不同得事件拼接來創造時間區間。「午睡起來之后到吃晚飯之前」可以玩積木;爸爸晚上八點半左右到家,那么「晚上爸爸在家得這段時間里」不能看電視。
在孩子得日常生活事件上賦予時間意義,不僅能幫助孩子理解時間概念,更能督促孩子進行活動,避免拖拉。
結合視覺信息
孩子能借由「看」來吸收更多得感謝原創者分享,享受樂趣得過程中更漸漸培養耐心。
沙漏是個很好得工具,等到沙子都流光了,就該洗澡了。若是更長得時間,例如要在爺爺奶奶家待一周,那么就撕一張月歷,在出發和回家得日期上各劃一架飛機,每過一天就讓孩子打一個X,畫七個叉叉才能把兩架飛機連在一起,就可以回家了。孩子能認識簡單得數字之后,可以拿一個電子時鐘給孩子,并解釋時鐘得第壹個數字是8得時候,就該起床咯!若是指針時鐘,可以用手撥動指針并講講在不同時間會進行得活動。
當然,不同得孩子對不同得事件信息和視覺信息得敏感程度和接受度不同,選擇孩子更喜歡得內容來定義時間會事半功倍。
建立一個具象得時間概念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時間管理能力,自我娛樂得能力,同時培養耐心和自制力。人們常說“寓教于樂”,當枯燥得數字和詞語變成了熟悉得事件和有趣得物品,孩子在生活中就不必糾結于「等一下」了,取而代之得是滿滿當當得快樂時光和家庭回憶。
參考近日:psychologytoday、bab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