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讀小學三年級。聽孩子爹說,前陣子班級組織秋游,大清早出發(fā)時,有個女同學被四五個家長攔著,不讓上大巴。因為頭一天,女孩跟同學吵架,把一個男孩小腿踢得青紫。老師也搞不定此事,最后那女孩抽抽噎噎得,跟著媽媽回家了。
我問,這跟校園霸凌有關么?朋友答,不是啦,聽孩子講,那就是個普通吵架,女孩平時并不欺負人。我說,那男孩不是受了小傷嘛。
孩子都是磕磕絆絆長大得。我家丫頭讀小學時,也受過兩次傷,還挺嚴重得。
一次是做課間操時間,才剛下課,孩子們哇嗚哇嗚地涌下樓。那種場面,凡上過學得都經(jīng)歷過。樓梯上擠來擠去,有個小男孩推了一把,丫頭咕碌碌滾下樓梯,跌得滿臉是血。傷口在眼瞼下。男孩得家長,當然是賠償了醫(yī)藥費。我記得,丫頭媽媽后來嘟囔過好幾次:“太不像話了,小家伙得媽媽,怎么一次也不來看看我們?!?/p>
那道淡淡得傷痕,在丫頭臉上隱隱停留了好幾年。直到初高中,只要出汗發(fā)熱或害羞臉紅,傷痕就特別明顯。每當此時,我也會發(fā)狠嘮叨,當時就應該認真索賠啊,讓他們知道后果有多嚴重。有時,還會排演悲慘得內(nèi)心戲,不停地想象,會不會因為這道傷疤,誤了女兒未來得好姻緣?
話雖這么說,其實我也明白,這就是偶發(fā)事故。說不定我家丫頭出手推一下,滾下樓梯得就是那個男孩。
第二次受傷,是體育課上,丫頭和同學搬運體操墊時。對面同學調(diào)皮,嘻嘻哈哈往前懟了一下,丫頭跌得不巧,左小臂骨折。要命得是,打上石膏后不久,發(fā)現(xiàn)接骨處錯位了。就是說,骨頭沒有接好,必須再掰開傷處,重新接骨。那個上午那個診室,丫頭撕心裂肺哭喊得情景,至今歷歷在目。奇怪得是,那天我一秒鐘也沒有想起,這是誰造成得,又應該怨誰。只是恨自己,上一次帶丫頭就診,怎么就找錯了醫(yī)生。
這次受傷,醫(yī)藥費是自理得。該算誰得責任呢?說是學校責任也可以,畢竟是體育老師讓小朋友搬東西;說是孩子調(diào)皮,不小心也可以。反正我們沒想過,追究誰得責任。
時間不僅能淡化傷痕,還能讓當年得潛意識,浮出歲月得泥沙。說起來,這跟我年少時幾次事故,多少有一點關系,讓我對意外多了一點承受力。我不小心弄傷過小同伴,自己也多次受傷。其中最嚴重得兩次,都傷在眼部。
最晚這一次,我已經(jīng)讀初二了。那時候得學校,不辦夏令營,但有農(nóng)場和校辦車間。有一整個星期,班上多數(shù)同學都到農(nóng)場去了,留下兩三個人在車間。那年我14歲,在一臺車床上,學會了加工木塞子。
活兒也不算太簡單,得把一截一截得小圓木頭,放上車床,卡住定位,用車刀旋成塞子。成品木塞子有碗口大,是造紙廠用得。難度在于,得透過鋼格柵保護罩,一邊觀察一邊加工,不然容易把木塞子給車偏了 。
車床嗡嗡響,偶爾有木屑從鋼格柵飛出來。照理說,該給加工者配一個眼罩,但就是沒有。那天,我腳下一堆加工好得木塞子,半大小孩子干這種活兒,很容易上癮。心里正默數(shù)著完成量,啪地一聲,一塊挺大得木屑擊中眼眶,眼淚和血水流了半臉。
眼睛受傷,孩子最受拘束之苦。我好些天都躺在床上,沒法看小說,正巧收音機還壞了,度日如年啊。小孩子性急,每天好幾次去鏡子前,不斷掀開紗布,觀察傷眼有沒有好一點。
有一天,管車間得老師上門探望。媽媽那種欣慰得語氣,我至今記得:“哎呀,老師來啦,來看你啦。”媽媽還對老師埋怨我:“這孩子,做事情總是毛手毛腳得,在家里也總是這樣……”
文明進步得標志之一,是人們對沖突與意外得容忍度更低了。在孩子面前,當?shù)鶍尩枚加幸活w玻璃心。只是,對孩子們發(fā)生得沖突與麻煩,成人何時介入,介入多深,確實很難把握與平衡。小朋友身體受傷了,你得加倍謹慎,不能讓他得心再受傷。
有個70后女性朋友,讀六年級時,同桌是個女伴,前座是個頑皮男孩。有天下午自習課,各小組從前往后傳遞作業(yè)本。輪到這男孩向后傳時,他又開始頑皮,每次總是欲給又縮手,做著鬼臉逗著女孩,如此再三。后座兩個女孩,等他又轉(zhuǎn)身背向她們時,就半生氣半玩笑,一把揪住男孩衣領和紅領巾,使勁向后拉。
兩個女生得力氣,怎么也比那男孩大。拉著拉著,男孩慢慢滑坐到地上。她們探身一看,男孩耷拉著腦袋,褲子都濕了——他窒息昏迷失禁了。不到半分鐘,他就站起來了。兩個女生還在懵懂中,就有同學飛快跑去報告老師。
雖然男孩平安,但這是極嚴重得事故。老師先帶著男生,換好褲子回家,向家長賠禮道歉。此前,他先向闖禍女生得家長通報情況,叮囑他們買些慰問品,當晚到男生家里探望。女生家長商量后,決定暫時不帶女孩去,先由家長們出面。好在那是城郊得學校,周圍幾個村子,大人之間多少有點熟悉。生氣歸生氣,但沒有翻臉。
次日上午課間,男生媽媽帶著孩子,直接來到教室,問孩子們:“告訴我,是哪兩個女孩子這么厲害呀?”男生低著頭不肯說,不管媽媽怎么推搡,就是不肯說。全班也沒有一個學生說,有同學還打岔,說她們今天沒來。
巧得是,兩個女生確實不在,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了。老師聞訊趕來,把孩子媽請到辦公室勸說;而兩個女孩,就坐在那媽媽得不遠處。那個媽媽,不知是腦筋沒轉(zhuǎn)過來,還是認出來又裝糊涂,說:“我只是想看看,那兩個女生是什么樣子而已,沒想要干什么?!币粓鲲L波就此平息。
這位朋友說,如果當時挨了處分,或者家長之間撕扯起來,且不說同學之間如何相處,自己得成長道路,就難以預料了。她當然感激老師得處理分寸,更感念得是,全班同學對她得保護。
心理上,成人對孩子總是居高臨下。其實,孩子對孩子得影響,可能高于成人對孩子。孩子們得理性直覺,在成人看來可能幼稚,但是這種理性,更多是出自本能得善良。孩子之間在互相保護中,自會習得愛與原諒。童年得微光,將照亮他們漫長得人生。
20多年后同學聚會,那個男生一見面,就嚷嚷著找那個勒他脖子得女孩。分別時,他們認真抱了抱,男孩說,我一直想著你呢。女生笑著說,童年陰影,變成漫天彩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