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規劃居
作者:董煜
十年前的一天,在“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間隙,怯生生提了個建議:“可否考慮把規劃交給某個字幕組去翻譯?”倒未被訓斥,也未被嘲笑,大家都在疲憊中,有人警惕地回看一眼,犀利地問:“字幕組是哪個單位?”
十年后的昨天,已經十年未看任何晚會的自己,用一個晚上看了小破站這場名動天下的晚會。沒想到真的從頭到尾看完了,一場晚會是一次年輕的洗禮。于是欣喜地想,踏遍青山,人未老。
在飄雪的夜里補課,為美好的音樂干杯
在朋友圈里看年初的第一場雪,雪花圍著淡黃的路燈旋轉,圍著清瘦的樹椏飛舞。在彈幕中看歲末的最后一晚,滿屏的“補課”像雪花一樣飄落,帶著淘氣,帶著期盼。你會被這樣的淘氣和期盼感染,仿佛仰面張臂走入屋外的雪中。
該晚會門檻太高。大多數時候看著一群小家伙感慨自己青春不再,或許這就是很多人初識愁滋味的一刻。未出現一次鬼畜,卻全程鬼畜,你只好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那些深奧、驚悚、藐視語法的彈幕。在一片緣由不明的感動中感動地瞅到一句“七零后大叔看得一臉懵懂”,頓生知己之感,與這兄弟天涯若比鄰。幸好disco的文藝復興如此高能,喚醒了沉睡的記憶。久違的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哈利波特,而老爺子當年也被視為王子的,他說,希望熱情與你們同在,這一刻魔法仿佛在他的臉上綻放。
喜歡這些音樂。有美少女用日語吟唱,有很像美少女的美少年也用日語高歌,這時自己第一次不由自主地吐出:臥槽。和小家伙們一起欣賞交響樂,看到意大利炮、騎兵連沖鋒、云飛兄,不禁與有慷慨焉,紅色的彈幕是幼稚的么,不是。當滄海一聲笑與男兒當自強融合在一起,當宮崎駿與教父融合在一起,誰說這晚會只屬于年輕人呢。
喜歡這些UP主們。每一個都如明星般氣定神閑,從直播間到舞臺需要不一樣的勇氣,而他們每一個都很自然,仿佛天然就屬于這舞臺。有長得奮不顧身的,有穿得鬼斧神工的,有假裝兇神惡煞的,有假裝青澀含羞的,有乍一看挺風雅的,有乍一看挺風趣的,有抱琵琶的,有半遮面的,每一個都是那么的神氣,妙不可言。看到一群小家伙在朝拜教主、朝拜炮姐,卻不知道臺上哪個才是。有的UP主甚至不再年輕,臺下的人們在回憶觀看直播的時光,臺上的人兒在感慨直播間里的青春。
喜歡這些聲光。光影閃動著激情,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想為之舉杯。歌聲中,舞者旋轉如精靈,舞姿曼妙如輕蝶,而真有精靈來助興,變幻出一個蝶舞的江南。權力游戲卻是白毛女的即視感,而真有一條龍撲面而來,引發一片驚嘆。后來,老者在彈琴,指尖仍如當年,魔術般躍動,也真的有魔術蠟燭滿天飛,伴著節奏躍動,稍后魔法也會在老者的臉上綻放。
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你指尖躍動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誤會了,以為這是指游戲時掌中的滑鼠,于是莫名感懷……遙想當年,在游戲還上不得臺面的年代,自己投入多少激情,書寫著一篇篇關于游戲的文章,或也曾啟蒙了一些年輕人,后來卻去書寫規劃了。如今聽著涅槃,看著總決賽后冠軍的擁抱,看著現在的年輕人可以縱情地為此慶祝,不由羨慕,不由同喜。我們在日漫的黃金期長大,如今終于等到國漫崛起;我們在港臺歌曲的熏陶中長大,如今終于聽到新國風歌曲,好勵志。
于是想起,在晚會直播的那一晚,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當弟兄們吹完牛吐完槽干完杯,當車行在靚麗的霓虹間,當想到曾經科幻的2020年就要到來,腦海中曾突然泛出一個字:哦。而此時,在補完課后,在這飄雪的、靜謐的晚上,在滿屏花里胡哨的共鳴話語前,在余音尚且繚繞的電腦前,腦海中又突然泛出了兩個字:哇哦。
欲窮千里目,先破次元壁
讀到一篇對晚會導演宮先生的專訪,他提到尋找共鳴,提到分析數據,提到破次元壁,提到舞美設計。最有趣的,是提到導演變成了規劃者。來而不往非禮也,晚會的思維也可以為規劃所借鑒。
要感性地看待規劃,感性地編制規劃。這樣的晚會,用那些老氣橫秋的文字去概括是蒼白的,也是無意義的。它就是回憶殺,就是莫名的感動,就是一場情懷的盛宴,不需要什么理由。其實,規劃也從來都需要情懷。從第一天,領導就對我們說:“要把規劃當成事業對待。”看著他們廢寢忘食,看著他們殫精竭慮,誰說這就不是浪漫的情懷呢。因為規劃生涯而放棄游戲生涯的自己,面對著理應是最理性的規劃,卻回想起十年前建議字幕組的那刻,愿意再去提點感性的建議。比如,要探索新的語言風格,減少晦澀的用語,減少八股文似的句式,全文盡量通俗易懂,娓娓道來,讓規劃有親近感。再比如,在官方權威翻譯版本的基礎上,可以做一個“青春版”譯本,而這一點字幕君們擅長,他們能夠讓全世界的年輕人都讀懂我們年輕的向往。
規劃要呼應共鳴點,回應共情點。這場晚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終抓住了觀眾的情緒點。規劃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始終記得去回應群眾關注的問題。比如,我們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應對老齡化是最緊迫的社會問題,這些都完全沒錯。可如果感性地去認識,兒童的成長問題,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成長的煩惱”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最讓人焦慮的問題,家長的情緒圍著孩子轉,家庭的收入圍著孩子轉,老人們也是圍著孩子轉。現在的年輕人若給自己的人生稍做規劃,也大都繞不開這一煩惱的陷阱。因此隆重建議,以一個系統性的“中國兒童成長工程”為統領,全面實施胎兒優育、嬰兒優生、兒童營養、兒童教育、兒童圖書、玩具產業、兒童體格鍛煉、兒童品格培養、兒童社會實踐、兒童醫療、兒童心理、家長培訓等行動計劃,讓中國的孩子們都能擁有美好的童年。建議將這一工程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程,周密部署,大力推進。自己也擬為此寫一個詳細的建議。
工欲編規劃,必先看數據。如何找準共鳴點,需要大數據的分析作支撐,這樣才能找到不同人群的差異性需求,有針對性地去設定目標和任務。過去規劃編制對大數據的應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其統計意義上,當然整合各類規劃資料、建立一個規劃數據庫是必要的,但這還是初級的工作。而真正把大數據的預測分析功能用起來,將改變我們思考規劃的方式。如,國際上的規劃一直非常注重把人口情況分析作為規劃的最重要前提,而現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后,可以真正客觀、及時、準確地反映人口的基礎結構、變動趨勢,特別是對人的行為的分析和匯總將是全新的課題,今后編制規劃時,著眼點和基本邏輯都會隨之作出調整。這樣,才能讓規劃的任務跟著人走,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能更合理地做好城鎮化和空間布局的規劃。同理,關于產業的規劃,也應在分析企業行為及其邏輯和趨勢的基礎上進行。由大數據分析得出的企業行為變化情況,更貼近市場實際情況和瞬息萬變的形勢,也有助于改進傳統的產業規劃方法,編制出能更好引導市場預期的內容。
規劃要打破次元壁,增強包容性。其實,我們已經在這么做了。我們在傳統的發展規劃中不斷注入空間的元素,讓經濟社會發展在二次元的基礎上立體起來,擁有了空間格局,這就成了三次元。我們前瞻一些技術革新,讓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計算跨越空間的界限推動產業的變革,這就是在向四次元邁進。我們強調系統論的方法,推進多規合一,推進不同領域間的工作協同,這就是在破圈。不同的體系有各自不同的符號,要讓這些符號讓不同的群體都能讀懂,都能理解。規劃要像交響樂,不同的聲部、不同的樂器間要協調和鳴。規劃要接地氣,要看到年輕人的需求,看到微觀主體的訴求,要想法設法去識別、去解決不同群體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規劃也要有舞美設計,要成為一個全息的規劃。人們看規劃,不僅是希望讀一篇干巴巴的文章,也希望能看到一幅畫卷、聽到一首旋律。因此,規劃的表現形式,僅“圖文并茂”已經不夠了,一定要像晚會上的光影那樣,活起來、動起來,把每一個角度都展現給觀眾。所幸在晚會中看到全息技術的進步,這樣的方式當然也可以用到規劃上,讓規劃圖形化、視頻化、音樂化、動態化。我們可以請抖音來設計規劃視頻,請B站來實施特定宣傳,請喜馬拉雅來對規劃吐字如蘭,請微博來點燃熱點討論,請知乎來引導難點問答,請貼吧來匯集共同興趣,請頭條來報道規劃新聞,請公眾號來作專業解讀。規劃是面向未來的,規劃編制的過程本身,就天然應該去擁抱新事物的成長。
新的一年是規劃年,需要無數的人來為規劃擘畫,共同去刻下一筆一劃。感謝B站晚會,給了我們更多啟發。規劃尤其應該歡迎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這樣才能去探索更多新的領域。畢竟,讀懂年輕人在想什么,才能真正讀懂未來。當然,千萬不要自以為能輕易讀懂年輕人,譬如,對右下角的小編名字,若不去查,您能都念出來么?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