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個朋友和我開玩笑,稱:“咱們吹牛的本事,都是從老祖宗那兒學來的!”這話雖然有甩鍋給老祖宗之嫌,但細想起來還真是挺有道理的,畢竟僅僅是古詩詞中,就有太多夸張得不行的吹牛。當然,論吹牛的水平,我還是最服李白。
《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千尺的潭水,令人多少有些不信;《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固然是十分豪氣,但古代武功真的這么高嗎?此外還有《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看過廬山瀑布的人都明白,三千尺確實是夸張了。
對于古詩詞中的夸張,咱們不能認為詩人在亂寫,畢竟這只是一種寫作手法。特別是對于李白這樣灑脫飄逸的詩人,浪漫而不切實際的夸張正是他最大的特點。話雖這樣說,但讀到李白的這一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很多人還是不太能接受,詩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唐.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這首詩的名氣自然不用多說,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yīng)該都耳熟能詳。全詩最妙之處,在于雖只出現(xiàn)了一個“愁”字,卻句句都在寫愁,愁得是“蕩氣回腸”。為了寫出自己不一般的愁苦,首句李白就劈空而來,直接來一句“白發(fā)三千丈”,語出驚人。
“三千丈”的頭發(fā)有多長?一丈等于10尺,3千丈等于一萬米。說實話,這個夸張個人覺得比“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還過分了。寫自然景物,夸張一點其實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時候自然景觀氣象萬千,云之高、水之深等其實都是我們目所不能及之處,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用一萬米來形容白發(fā)的長度,就有些太敢寫了。
那么為何看似這么沒道理的詩,卻還能成為經(jīng)典呢?或許我們能從歷代名家的評論中找到一些答案?! 短圃娭苯狻分杏谩罢Z絕”和“有神韻”二詞來形容李白這種寫法,是從遣詞和意境上來評這首詩。而《李杜詩通》一書,則用“發(fā)短心長”來理解這一句,這其實就說到了點子上?!蹲髠鳌ふ压辍芬晃难苌隽斯糯摹鞍l(fā)短心長”之說,頭發(fā)稀少是因為心計太多,天天想了很多問題。詩仙的白發(fā)長,是因為心中的愁苦深。所以這個“三千丈”其實是巧妙地化用古意,這是很高明的虛寫。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三千丈”是虛寫,那為何不用四千丈、五千丈等,非要用這個“三”字。僅從平仄工整度來看,“三”字確實更有音律之美,但這首詩本來就并非絕句和律詩,而且按李白寫詩不拘小節(jié)的風格來說,他也未必會把平仄工整的考慮放在第一位。
這個“三”字之不能換成其它數(shù)字,最大的原因是在古漢語中,“三”被賦予多種特殊的含義?!叭北旧砭涂杀硎緮?shù)量多,蘇軾的“醉笑陪公三萬場”、孟浩然的“胡地迢迢三萬里”,都是用三來表示數(shù)量多。同時,古代講人有“君、父、師”三尊,還有三生萬物的思想,以及天、地、人這樣的“三才說”,可以說三字在眾多數(shù)字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字,也是詩人們用虛數(shù)時的首選數(shù)字。“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會須一飲三百杯”、“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都是如此。所以李白詩中的這個三千丈,顯然是不可換成四千五千的。
除了首句的夸張,李白這首詩的妙處還在于全詩用的是倒裝的手法,先寫頭發(fā),后寫照鏡。同時,以“秋霜”形容白發(fā)的寫法也十分巧妙。正如《梅崖詩話》中所說,如果讓杜甫來寫愁,肯定是低頭苦吟,但李白哪怕是寫愁都能寫出“白發(fā)三千愁”的氣勢來,這就是李白和杜甫的不同,也是李白的詩后人很難模仿的原因。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