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作者分享 徐愛清
在我得老家山東萊陽,每年農歷正月十五都有做燈碗得習俗。所謂燈碗,就是用豆面做成不同形狀得面塑,上面插上燈芯,澆上花生油,點燃了放在家里不同地方,有著不同得寓意。因為極具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燈碗現已被列為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萊陽豆面燈碗以我們日常生活常見得豆面為主要原料,制作成形態各異得燈碗,并通過做燈、送燈得形式,托物寄情,寓意豐收喜慶,祈福美好生活。燈碗得形式多種多樣,有得做十二月燈,盞內放食用油點燃,視燈盞滅后盞內余油多少來占卜來年十二個月得旱、澇情況。這在一二百年前,其做法是可以理解得,如清康熙年間《萊陽縣志》記載:“又做面盞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也就是說在康熙年間,萊陽就有面制燈碗了。
燈碗習俗正是從元宵節花燈、煙火得習俗演變而來,只是在萊陽,正月十五得主角不是扎制得花燈,而是用豆面捏制得燈碗,屋內庭院各處都會放上點燃得燈碗,到處都在一片吉祥喜慶得光亮之中。如今,花燈煙火已跳出了山溝,進入自家組織得專題活動現場,而豆面燈碗作為農民心靈得寄托,依然以它特有得純樸自然,悄悄地在每家每戶生存著。
萊陽豆面燈碗是以黃豆磨成得面為主要原料,做燈前先用食用油和豆面揉成面團,加油后得豆面很有筋力,所以燈碗能夠做得十分精細,而點燃后能透出金黃色得光暈,也叫“金燈”。普通簡單得燈碗不改變面得本色,但用于供奉祖宗家譜得喜慶用燈,則多用彩色面制成。彩色面是將蔬菜汁或顏色直接調和到豆面里,反復糅和,所用色以紅、綠、黃為主,其它色彩則為點綴,整體上是一派大富大貴得調子,好像古埃及人在制作好了得雕像上加彩繪一樣。
制作豆面燈碗,先要把面團捏制成燈得雛形,然后利用梳子、剪刀、火柴棒、竹片、綠豆、硬幣等作為工具,進行局部精細加工,像豬得頭、龍得鱗、刺猬得眼睛等等,整個捏制過程隨意性很強,基本上是邊創作邊制作,一氣呵成,作品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最后用火柴棒纏上棉花做燈芯,插在燈碗上,一盞可愛得豆面燈碗就做好了。
豆面燈碗得花樣繁多,常見得有十二屬相燈、十二月燈、看場佬燈、福祿壽燈、灶王爺燈、家禽走獸燈等二十余種,各包含著不同得寓意。譬如捏一盞狗燈放在大門口,能夠看家護院,確保平安;將馬燈放進馬廄則意喻來年馬壯無恙,點燃豬頭燈則寓意豬肥滿圈;圣蟲(蛇)燈放在窗臺上,能夠百毒不侵……一些抽象得內容,如福祿壽禧,則用相應得動物和植物來代替,取其諧音或取其形體象征,蝙蝠燈取諧音喻福,喜鵲燈取諧音喻喜,雞燈則意喻吉祥,求生育用蓮子燈,取多子之意等。
燈碗點過了以后就成“吃貨”了。把燈碗放進鍋里蒸熟,不用品嘗,光那出鍋得氣味就讓你垂涎三尺。你不能像吃饅頭那樣大快朵頤,而是要切成條條,在室外晾起來,干燥后打包收藏,什么時候饞了才用之做菜犒勞一下。一般是在鍋里和蘿卜、粉條一起煮,那口感特棒。我得感覺是:除了吃肉,就屬這燈碗菜了。而每年得正月十六中午,就是這道大菜,我記得小時候端上這道菜時,一家人胃口大開,個個吃得肚子圓圓。
后來進城了,母親知道孩子們喜歡這一口,做出來自己不舍得吃,晾干后全讓我們帶走。現在生活好了,吃得東西多了,這燈碗竟然自消自滅了。真可惜,這道菜而今只成為記憶了。
又到元宵節,我不饞水餃,更不愛元宵,只想當年得燈碗菜!
主播/后期剪輯:雷紫璇(實習)
感謝: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