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人想越過一個漲水的小溪,但他并沒有直接的經驗。他使勁在大腦里搜索答案,突然猛一激靈聯想到有一次踩在一棵橫著的樹上過河的經歷,于是他想,是不是找到一棵橫著的書就可以過小溪了?然而環顧四周,并沒有倒下橫著的樹,倒是周邊有長的粗壯筆直的茂密大樹。于是,他又想:怎么把生長的樹變成倒下橫著的樹呢?”
有意思的是,最初“如何過小溪”的問題,變為了“如何將生長的大樹變為倒下橫在溪上的大樹”。你是否也經歷同樣的思維過程?
由此我們得出如下觀點:
大腦的解題路徑:【抓住問題1→聯想到類似場景+已知解題方案→基于場景的不同,提出新問題2,以無限接近類似場景→為了解決Q2,再提出新問題3→……】
因此,當我們在職場中遇到一個問題,相比于查閱文件找規范要求,更容易從過去的經驗中提煉——“啊,我之前就是這么做的,這次也這么做吧。”
然而這么做一定就是對的么?一定就符合現在的情況和規范么?不知道。
大腦喜歡調用與知識聯系緊密的知識,但卻可能不是最簡潔、易懂的方式。
書中有個形象的例子,說一家公司發現售賣的香皂盒里經常出現沒有香皂的問題,聘請的專業人士和工人師傅給出了2種不同的解決辦法。
1??專業人士設計一套機器,先用X光透視設備檢測出沒有香皂的盒子,然后用機械臂把盒子從產業鏈拿出。
2??老工人師傅把一臺電風扇放在了產品傳送帶的一頭,強大的風力把很輕的沒有香皂的盒子吹走,完成了篩選。
方案一—基于知識獲得;方案二—基于經驗獲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大腦會傾向于用最擅長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但需要小心的是,有些時候,對擅長知識的專業人員來說,知識會成為大腦思維的桎梏,反而簡單問題復雜化;反之,對擅長實操的工作人員來說,經驗會成為大腦思維的誤區,錯把經驗適用在所有場合。
因此我們時刻要抽象問題的本質,關聯的同時還要反思,很多時候我們都太過相信自己的大腦。
那如何盡量避免上面的問題呢?如何更好的應用大腦的解題路徑呢?
提升思維=挖掘題目線索(已知)+如何觸達關鍵一步的(如何聯想)
這讓我想到了小時候做數學題。老師讓我們把已知條件標出來,畫上線標上1、2、3……難一點的題還需要在已知條件邊上寫出來潛在的可推導出來的已知條件。
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個好習慣,通過挖掘已知和潛在的已知,喚醒聯系,調取知識。但那個時候,幼小的我并沒有意識到如何觸達解題關鍵的,所以相比于舉一反三,可能更多的還是死記硬背。
如果小時候,有一個本子上專門記錄的是觸發解題聯想的關鍵已知條件……
更進一步來說,長大的我們現在面對不同場景——職場、學習、社交……哪些已知條件可以作為跨問題的聯想關鍵?
比如,知道大腦解題路徑,在職場中就會有意識調用經驗和知識,也會小心的反向提問下;知道大腦的解題路徑,在學習知識時會更加關注關鍵詞和聯想點的添加,這些都是調取知識的關鍵;在社交恐懼時,總結聯想過去的場景,在哪些類似經歷中恰巧解決了社交恐懼,是不是可以努力去復刻上次的場景?
以上,就是這兩天讀書提煉和思考,接下來還是要反面思考下:
【反面問題】
本章講了大腦解題時喜歡用的方法&路徑。他說的對么?如果不聯系不聯想,能不能提升思維?如何通過閱讀提升思維?
——解決問題要么通過借助外力,要么借助內力。外力無非就是借助他人、書本、教程/規范等;內力就是依靠自己的故事和思考。自己的故事=經驗,思考=聯想式啟發or靈感。所以如果不聯系,內力很難發揮作用,或許還有一種可能是創新。但創新應該也是借助聯想或者創造一種關聯而獲得的,所以鍛煉大腦就是要鍛煉關聯的能力。
1??是否可以做到跨場景關聯?
2??是否可以做到已知知識間關聯?
3??是否可以把看似不相關的事情/知識關聯起來?—我認為這就是創新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每天輸出50字#?#早起學習#? day28
#如何在學習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