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卡”有多火?
在小紅書上有超過61萬篇關于“咕卡”的筆記,瀏覽量達到2.5億;抖音“咕卡”話題播放超過24.5億次。
以去年風靡互聯網的“飛盤”和“陸沖”作為參考,截至發稿,二者在小紅書和抖音的話題瀏覽量均稍遜“咕卡”一籌。
簡單來說,“咕卡”就是用各式各樣的貼紙來裝飾一張卡片,和80、90后們在童年時代把貼紙貼在書本課桌和各種家具上的行為如出一轍。
如今,這種原始的愛好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在10后中盛行。
簡單的貼紙升級成一整套精美的工具,由貼紙、咕盤、鑷子和鏈子組成,價格也從幾毛漲到幾塊到幾十塊錢不等,抖音上一款19.9元的咕卡賣出約200萬銷售額。
那么,“咕卡”有什么魔力?是如何在10后中走紅的?“咕卡”背后有哪些生意經?
萬物皆可“咕”, “咕卡”是如何走紅的?“這是透明咕卡盤,這是漸變咕卡盤,這是漸變加閃粉咕卡盤……”
年僅11歲的格姐在抖音號“格姐成長日記”中詳細科普了什么是“咕卡”,其圖案之精美,種類之繁多,讓不了解“咕卡”的網友們大為震撼。
格姐告訴新榜編輯部,目前這條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1500萬,獲贊超18萬,是這個1.4萬粉絲賬號目前播放最高的爆款。
視頻中,僅僅是“咕卡盤”便有不同顏色、風格和形狀等十余種,貼紙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有常規款、古風、校園風和節日限定等不同款式。
根據她的介紹,可以總結出“咕卡”三大步驟。
第一步——撕 :把咕卡盤表面的一層保護膜撕掉,再用專門的工具小鑷子“穩準狠”地把圖案從貼紙上撕下來;
第二步——貼 :把撕好的圖案貼在咕卡盤上,發揮想象力將圖案進行排列組合,再用筆畫上裝飾;
第三步——串 :為咕卡盤串上一條彩色的小鏈子,這最后一步也是點睛之筆,這樣“咕卡”才能便于展示地掛在書包上、墻上、鑰匙鏈上。
評論區中有網友曬圖表示:“我都是咕防盜門。”還有網友評論說:“哥哥小時候把電視屏幕上咕滿貼紙,媽媽回家咕哥哥屁股上好幾個鞋印子。”
不難看出,很多網友雖然不玩“咕卡”,對貼紙這一愛好卻并不陌生。
實際上,“咕卡”起源于韓國飯圈,粉絲們常常買來偶像的貼紙精心貼在卡片上,“咕卡”一詞便是韓文中“貼卡”的音譯。
2022年堪稱中文互聯網的“咕卡”元年。
百度搜索指數顯示,在2022年之前,關于“咕卡”的搜索指數為0,2022年“咕卡”的搜索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并在年末達到頂峰,2023年年初再次迎來小高峰。
圖源百度搜索指數
因為樣式精美、制作過程解壓,“咕卡”相關內容成功掀起一波流量高峰,大多來自手賬和生活vlog博主。
比如抖音粉絲482萬的“青年藝術家o手賬”發布多條“沉浸式咕卡”視頻,單條最高獲贊超74萬;小紅書博主“宋阿婆的小賣部”做了半人高的Plus版“咕卡”,互動量破30萬。
圖源抖音“青年藝術家o手賬”,小紅書“宋阿婆的小賣部”
“咕卡”還成功引發了頭部達人和明星的好奇心,紛紛進行“咕卡體驗”。
服裝品牌主理人“我是你的cc阿”在抖音發布的咕卡視頻獲贊超百萬,女演員祝緒丹在小紅書曬出自己的“咕卡”作品,獲贊超9萬。
圖源抖音“我是你的cc阿”,小紅書“祝緒丹Bambi”
漸漸地,“咕卡”演變為萬物皆可“咕”。卡磚、麻將、手機殼和耳機殼等和亞克力板有相似屬性的東西,都成為被“咕”的工具,甚至連桌子和馬桶蓋也能成為超大號“咕卡盤”。
圖源抖音賬號“丁丁呀”
單品銷售額近200萬, “咕卡”背后的生意經“我最開始是刷到‘咕卡’的視頻,就讓媽媽給我也買了。”格姐說。
她去年在抖音被種草后入坑,隨后自己做的“咕卡”教程視頻發布后,引來大量網友求鏈接。格姐的媽媽透露,最開始是給網友們發淘寶的鏈接,后來才發現,其實可以直接在視頻里掛小黃車。
不同于格姐媽媽的后知后覺,一些商家早早發現了商機,僅靠“咕卡套裝”便實現了銷售額破百萬。
這些賬號粉絲往往不高,靠精美的“咕卡”視頻進行引流,萬粉上下的文具垂類小號展現出驚人的帶貨爆發力。
比如抖音粉絲量僅1.6萬的“柒柒日常文具店”,一款19.8元起的咕卡套裝賣出10萬份,預估銷售額超200萬元。
新抖數據顯 示,近30天內“咕卡”相關商品的預估銷售額在百萬元以上。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全套“咕卡”裝備的價格集中在20~30元左右,賣家多為文具店。這個價格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往往易于接受,有一定可支配零花錢的小學生便能實現“咕卡”自由。
今年五年級的格姐每月有150元的零花錢,“咕卡”的消費占據近一半的預算。“我每個月得精打細算,根據貼紙和咕卡盤剩余情況買,如果剩的不多了會花個六七塊錢補新的。”
“咕卡”愛好者們之外,家長是“咕卡”消費的主力軍。
在淘寶月銷超5000的咕卡套裝鏈接中,買家秀大多來自家長,不少網友曬出孩子們玩“咕卡”的圖片視頻,“孩子很喜歡”“沒有女孩子能抵擋住咕卡”等評論屢見不鮮。
圖源淘寶店鋪截圖
格姐媽媽告訴新榜編輯部,“很多家長會把它當做孩子入門級的手工鍛煉。家長是不希望小孩子一直玩手機的,做手工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能提高孩子專注力又容易上手。我覺得幼兒園中班以上、操作力差不多的孩子就可以做‘咕卡’了。”
隨著線上走紅,學習周圍的線下文具店迎來“咕卡”的消費熱潮。
一家位于上海學區的文具店店主介紹道,目前寒假屬于淡季,開學以后是旺季,進店的小學生,尤其是女生,幾乎人手一盒咕卡套裝,她們常常把做好的咕卡掛在書包上。
在遠離學校的文具店中,則看不到太多“咕卡”的身影。多家位于上海辦公區及核心商圈的文具店,沒有售賣咕卡相關的產品。
“主要是小學生買得多,初中生就不怎么玩了。”某文具店店主說道。
為了應對小學生們的三分鐘熱度,“咕卡”產品不得不創新出更多玩法 ,常見的升級款產品有“咕卡”和奶油膠、火漆印章的結合。
奶油膠咕卡是使用奶油膠將立體的貼片“咕”到卡盤上,火漆印章的玩法則更為復雜,需要用火把蠟粒融化,倒入模具中冷卻定型,再粘到卡盤上。
圖源淘寶店鋪“創優閃購辦公用品專營”
格姐近期便癡迷于火漆印章咕卡,在她看來,“咕卡應該能流行挺久的,因為它有很多種形式,一開始我也沒想到火漆印章也可以咕,主要是享受做手工的過程”。
從在家具上貼紙到有專屬的卡盤和工具,童年喜歡貼紙的行為沒變,但載體和形式實現了升級,由此也帶來了線上線下的消費升級。
如今,“咕卡”已經成為了“10后”中的社交貨幣。
一方面,手工制作的“咕卡”能體現自己的審美和喜好,兼具收藏和禮贈兩種屬性。
格姐說,她已經做過幾十次“咕卡”,有些會掛在書包上或者家里,還有一些送給了自己的好朋友。
在淘寶上,用價格降序排序后,最貴的一款咕卡套裝價格近400元,該商品的包裝更加精致,主打賣點也是送禮的不二之選。
另一方面, “咕卡”某種程度上是美好回憶的載體。
像許多80、90后一樣,在沒有“咕卡”之前,格姐也熱衷于在床頭柜和墻上貼好看的貼紙。“搬家的時候我很舍不得的貼紙,我還問爸爸媽媽能不能把床頭柜帶走。”
一條帶鏈子的亞克力透明卡盤,讓貼紙變得易于保存,戳中了小學生們的童心。
字跡會淡去,紙張易破碎,也許留住童年最好的形式,便是一張“咕卡盤”。
*頭圖圖源:小紅書賬號“小熙愛吃西瓜”“Qixuer”“啵妞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