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黑斑、腐爛病等。
一個魚缸的物理過濾好壞,關系到整個魚缸水質的好壞,特別是一些糞便雜質、食物殘渣、小顆粒雜質,如果不能通過物理過濾給它濾除掉,那么,基本上可以宣告,物理過濾已經失效,那么,要它還有什么用呢?
物理過濾的高效,包括了有效收集、干濕分離、有效阻擋和水流通暢,我認為至少應該有這么幾個要點。
一、糞便過多、水流過小、魚梳淤堵,不能有效收集要想使雜質或者魚便能夠進入到濾棉上,那么,首先就是它得上去,而不是停留在魚缸內。
包括了大量缸底沉淀、魚梳過度淤堵、也包括了管道內可能出現的淤堵。
比如說,為了降噪,而去大量使用毛刷等物件,導致管道內淤堵嚴重,水流不通,雜質全部黏附在毛刷上,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
缸內水流太小或者水流走向不合適,是根本推不動魚便的,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抽底換水予以解決,不過,如果魚梳處嚴重淤堵,那也是個問題,可以想辦法拓寬縫隙。
這些大部分都是存在于魚缸內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缸內造景過多,比如大量的假水草、隔離板、鵝卵石等,而觀賞魚的個體又大、糞便又多、密度也大,那就不好玩了,小型魚倒也無所謂。
總而言之一切還是以密度為準,超低密度養魚,即使不用過濾可能也沒有問題。
二、干濕分離和有效阻擋雜質物理過濾的目的就是有效阻擋雜質,做好了第一步,可以有效收集,那么,第二步就是有效阻擋。
對于中大型觀賞魚,密度較高的魚缸,干濕分離還是很有用的。
就是濾棉上的雜物包括濾棉,可以有效離水,只有水流經過,但是不存水,濾棉不浸泡在水里,離開濾棉以下的水面,就可以稱為干濕分離。
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的只是一個結果,那就是干濕分離。
同樣的道理,如果密度低,魚不多或者個體不大,干不干濕那也無所謂,小外掛之類的過濾,也做不到這一點,難道不能養魚了?
而有效阻擋雜質,當然是最重要的,否則還要那幾塊濾棉干嘛用呢?不如扔了算了。
雜質在濾棉上徘徊幾圈,轉又來轉悠去,又回到了魚缸內或者全部流到底下的水里,那么,這個過濾就是失效。
這種失效包括了水流太大、濾棉太厚、太細、層數過多等,都是一些問題,所以才會造成淤堵,導致濾棉上的水位上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濾棉積水。
只要一積水,部分雜質就會漂浮水面以上,再加上水流的沖擊和旋轉,雜質才會外溢,那也是失效了。
三、另外的一種積水,就是下水不暢通上方水流多大、濾棉鋪設的太厚,雜質過多,淤堵了濾棉的表面,都會導致積水嚴重。
同樣的道理,一方是進入濾棉的水流,那么另一方一定得有個快速宣泄的地方,否則照樣它會積水,這個地方就是濾棉的下水了。
為什么要有隔板或者多打點孔眼,就是讓下水的水流更加的通暢,這樣上水和下水都有了保證,它怎么可能還會積水呢?
也就是說,缸內水流要適合,最好能完全推動雜質,缸外水流也要適合,要均速、緩慢的流經過濾棉,這樣的話,物理過濾才能稱得上是有效的,如果再假以時日,慢慢的水質穩定以后,這缸水質就不會有什么后顧之憂。
最多就是淤堵嚴重的時候,需要清洗或者更換濾棉,然后進入下一輪的有效期。
這里所有的注意事項,其實全靠觀察,觀察缸內水流走向,魚便殘留多少,是否魚梳淤堵,觀察濾棉的流經水流和下方水流,是否有積水,自己慢慢嘗試改變水流大小、濾棉層數、密度等要素,以期達到最佳的物理過濾效果。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