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內容我來評#
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豎子不足與謀也。
仁心可換來仁義焉?當你掏心掏肺掏心窩的想拯救一個人的時候,他卻想著如何害你,有還是沒有?
2023年02月14日,福建女子林某,二審維持死刑判決。林某于2020年06月13日,投毒自己干媽,2020年06月18日投毒干媽丈夫,接連作案,致使兩人中毒身亡!干媽對她那么好,借錢給她,讓她去家中同住,結果卻是引狼入室,家破人亡。這起案件有其特殊性,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以怨報德的現象。
在《窮查理寶典》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簡單聯想傾向。就是人的大腦其實特別容易走直線,大腦不愿意花費更多的力氣去思考。這為我們揭示了為什么會出現以怨報德的現象。因為你一見到這個人,就想起了自己最痛苦的往事。在納粹肆虐的那個年代,許多猶太人得到了德國人的幫助,而逃過一劫。戰爭結束后,有些當年的恩人,卻成為了仇人,甚至很多離開了當年生活的地方。因為一見到這些幫助過他們的人,就會想起當年的悲慘遭遇。
生活中,我們滿眼所見,都是赤裸裸的人性。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相互拆臺,過河拆橋……這樣的事情似乎每天都在發生。但是,很顯然這樣的行事方式并不能長久。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最大限度的與他人合作,形成利益的最大化呢?孔夫子給出的建議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就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不好,那么就此打住,我也不會對你好了。
囚徒困境也是討論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合作問題。警察抓到兩個嫌犯,分別審問。如果兩人都不揭發對方,那么每人坐牢一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抵賴,那么坦白者釋放,抵賴者判刑十年;如果相互揭發,那么每人判刑八年。很顯然,雙方都保持沉默,是最好的結果。而現實中人們往往選擇自己坦白,權衡下都判刑八年的比較多。
在《復雜》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針鋒相對原則,這也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行事,提供了一個借鑒。就是,一開始,我遵守規則,而你做事不講原則,那么我也不講原則!如果對方變好了,也遵守規則了,我也遵守規則。這么一說有點像慕容家族的絕學——以己之道,還施彼身啊。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因素的介入。我們最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信任,為人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合作才能長久。而面對有些爛人爛事,及時止損,少打交道。真能浪子回頭了,再說回頭的事。
我心光明,爛人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