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得普及,“浮云”被賦予了戲謔,自嘲得全新含義。
而在古詩詞中,“浮云”作為一種象征,卻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得。
詩人眼中得浮云,往往縹緲壯美,令人心曠神怡,也常被用來表現(xiàn)超脫世俗或個性自由之意,所以在詩詞中,它顯得很浪漫……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歌中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其中最為出名得句子就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和落日本是眼前得景物,正因?yàn)樵娙俗约赫m結(jié)在離愁別緒之中,所以才會對身邊那些貌似也有離愁別緒得景物格外敏感。
落日即將離去,浮云似乎正在圍著落日纏綿繾綣,做最后得挽留,又或者落日正在用盡最后得余暉,試圖留住行將飄遠(yuǎn)得浮云。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唐 韋應(yīng)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是詩人在淮上這個地方遇到了當(dāng)年梁川得老朋友,與老朋友已有十年未見了,他們再次在淮上相見,詩人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边@句是形容別后再見得絕妙好句。我們分別得日子各自像浮云般漂泊,時間卻像流水般逝去。浮云流水都是不穩(wěn)定得,暗示著詩人和朋友這幾年都是在動蕩漂泊中度過得,因?yàn)檫@十年大家都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活下來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見面真得是太難得了。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看似輕松卻飽含著非常深厚復(fù)雜得感情,老朋友十年后再見是什么樣得情形呢?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緣身在蕞高層。
這首登高詩這首詩沒有過多得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diǎn)是寫自己登臨高處得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yuǎn)”得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
浮云蔽日,在古代詩文中是小人蒙蔽君主得意象。當(dāng)然,對王安石這首詩中“浮云”得理解,也可不限于“小人”之說,大凡蔽塞心智得短視邪念,都有如浮云,如果自己立足高、持身正,自能高瞻遠(yuǎn)矚,不為所擾。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 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自從與李白同游后于山東兗州石門分別之后就再也沒見過,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
后來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遠(yuǎn),消息隔絕,只聽說李白被流放了,不知已被赦還,所以仍在為李白憂慮,常常于夢中思念。于是,杜甫寫了兩首《夢李白》得詩,這是其中得第二首。
首句杜甫就直抒胸臆,萬分傷感: 天上得浮云終日都在行走,不管什么地方,早就到了,為何偏偏李白這個游子到達(dá)不了目得地?
折桂令·春情
元 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
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
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這一首《春情》,寫得是少女得相思之情。首三句都以“相思”作結(jié),直白地說這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這相思病一害就不輕,看她得病狀:“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身似浮云”,說明女孩因思念心上人而變得恍恍惚惚,身不由己;“心如飛絮”,是說她心神不定,老是胡思亂想;“氣若游絲”,可見她被相思之情害得身體極度虛弱,幾乎氣息奄奄。
感謝作者分享用“浮云、飛絮、游絲”比喻相似少女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離,則非常貼切。
近日:南山子春秋、唐詩宋詞
感謝:楊興蘭(實(shí)習(xí)生)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自家公益賬號,感謝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得。若有近日標(biāo)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得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