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心
從藍毗尼到博卡拉,我的身心從佛陀回到了自己,走進博卡拉的一間咖啡館中,看著窗外山上冒著云、費瓦湖中點著雨,一路朝圣的感慨涌現心頭。
我們相約在咖啡館,你滔滔不絕,我顧自手機,你輕身離去,我茫然不知——就這樣,我不知與多少位佛陀擦肩而過。
我們現在也許并不缺少佛法的教導,真正缺少的是對教法的珍惜與體悟。多一分對世間的覺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與收獲。
不論是藏語系佛教還是巴利語系佛教,都極為重視朝圣的修行。這是佛弟子們親近佛菩薩的機會,這種親近,每個人都會有著屬于自己的收獲。
一個對于佛法認識不多的人,也許并不能清楚區分朝圣和旅游的區別。即便他向世人宣稱自己去朝圣而非旅游的時候,也未必真正懂得那顆朝圣者的心。在德里飛往波羅奈的飛機上,我反復的告訴著自己“我是來朝圣的,不是來旅行的,接下來的路我不能再觀光風景,我要通過這一切的事物與佛陀近距離的接觸。”可又有誰真正懂我那顆朝圣者的心。
朝圣途中,我想起了《有部律》中記載佛陀親自為僧眾打掃房間驅蟲的故事,我更被他的樸實所折服。他并沒有以教主的身份自居,只要有利于他人的修道,佛陀都會努力的去成辦其助道的因緣。而這也是我心目中的佛陀形象,他是如此的親切。
佛陀說:“苾芻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他也希望他的弟子對他的教法能有所審查,這種審查可以讓佛弟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但似乎也表明著佛陀對于自己所說教法的自信。
在鷲峰,此地、此人,我的心與佛陀相遇,僅僅是時間上的距離。
在那爛陀,想到了那些如來使們前赴后繼的身影,沒有了大德們的存在,我求法的路是孤獨的,之后我當努力學習這些經論,時間難以阻礙那爛陀的法音。
六年前,我因去往五臺山的一次朝圣而與佛法相遇,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六年后的今天,當我置身于佛陀腳踏過的這片土地時,我更清楚的決定了自己人生的路。這樣一種溝通所產生的影響,我們稱其為加持,我愿意被這一切所影響,因為這些給了我新的生命。
愿能有更多的人踏上一條屬于自己的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