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七百二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黃帝內經·玉機真藏論》
(接前文)注解的比較好的是《素問經注節解》,我們經常引用這部著作,作者是清代初年的姚止庵,他原先是一個儒生,后來在明朝亡了之后,棄儒學醫,把醫藥進行了精研。他特別精純于《靈樞》《素問》,專門鉆研《黃帝內經》。他以王冰的本子為底本,參考張景岳、馬蒔這些注家。我們知道張景岳的時代是明代,馬蒔也是明代這個時間。張景岳注了《類經》,馬蒔注的是《注證發微》,他參考這兩個本子,然后再進行自己的鉆研,把自己的一些見解給他發揮到極處,所以叫做《素問經注結節》,他一節一節講的。
很多人說這塊是寫錯了,應該是《平人氣象論》那種說法。他就認為不對,他認為這段一點錯都沒有,寫得非常對,他說∶“但病在中二句,與平人氣象論不同。彼云病在中脈虛,謂內有實積而脈反虛。此則言原本已虛,而脈反強盛也”。他這個就看的到位,《平人氣象論》當然說也是說病脈相反,只不過他那個地方的“病在中,脈虛”是指的是臟腑當中有實有積,反而虛了。當然這也是病脈相反,但是這個地方的病脈相反是指的是本來這個臟腑已經虛了,但是脈還反強盛,這是一個。
“彼云病在外脈澀堅,謂邪盛脈不宜沉澀。此則言邪在表,脈不當無力也”。《平人氣象論》里邊講“病在外”指的是邪氣盛,脈不應該沉澀,應該是非常洪大的,那個時候澀堅是說明正好病和脈相反,這說明邪氣盛。但是這個地方是邪在表,邪在表應該是什么呢?脈應該是非常洪,但是這個地方卻脈象非常無力。我們在臨床遇到過,有一些平時素體弱的人得了外感病,比如得了感冒,什么表現呢?脈象應該浮洪大,結果他一點都不出洪大,渾身怕冷,渾身沒勁,語聲低微,你說這是什么?中醫把它叫做虛人外感,就是體虛得了外感,這時候有一個方就適合他們吃,就是我們之前也講過的人參敗毒散,也就是治療虛人外感的,但是實人外感就不適合吃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腦子立刻就會想到,這就是《黃帝內經》在說臨床中的這種情況,這個虛人外感,平時就氣弱乏力,脾胃不足,消化能力弱,脈象本來就弱,這些人得了感冒之發燒發不了太高,渾身乏力,別人都好了,就他這感冒一兩個星期都好不了,又過了兩三個星期還好不了,還在時不常的發著低燒咳嗽,這屬于虛人外感。
按照古代來講,這有可能邪氣內陷。如果是老年人的話容易邪氣內陷,就是你有什么基礎病就容易被外感病給勾出來,給它加重。比如說心臟病的,結果得了外感之后,得了感冒發燒之后,結果心臟病加重。原來有肺病的,比如說老慢支的肺氣腫的,得了病之后加重了,轉成肺炎。原先有糖尿病的,得了外感病之后,糖尿病也加重,就不詳細一一列舉了,這說明邪氣內陷。這時候說明正氣不足以把邪氣抵御出去,結果邪氣乘虛而入進入身體內臟了,那就麻煩了。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有經驗的中醫師可能就會用一邊補虛一邊祛邪的方法,一開始很多人說會不會補虛的同時把邪氣給留住呢?因為中醫學也非常強調一點就是在治療外感病的時候盡量的不要補。有些人就問我說,彭博士得了外感之后,感冒發燒之后能不能吃一些補品?我的建議就是在你的急性期的時候不要吃,為什么呢?中醫學認為補品都是熱性的,膩的,一方面不好消化,會消耗你的脾胃之氣。另外一方面,補的力量太強了之后,反而讓邪氣滯留。所以在急性期不要吃補品,等你身體在恢復期、康復期可以用。這就是辨證論治。但是對于虛人外感的時候,我們也是不提倡吃補品,但是用藥的時候可以用。
我們知道喻嘉言就特別提倡人參敗毒散,他認為這是古今治療外感的第一方,用了人參之后把元氣補足了再抵御外邪。一方面能夠抵御外邪,把邪氣排出去。另外一方面,正氣足了,邪氣不能內侵,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以上這些都是提供給我們的中醫專業人士,尤其是中醫臨床醫師做參考。我們普通老百姓和非專業人士盡量的不要是盲目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剛才講的這一段正好我們讀到《素問經注節解》這一段的意思,他注解的非常好。所以“此言雖殊,總是虛實相反之意”。(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也就是說這一段總是脈和病虛實相反的意思。所以我們在這里就知道,總要的精神就是病和脈相符是好的,病脈相反的是逆的,這個時候就難治。
好了,今天的課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七百二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