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標準答案。無數個人就會有無數種處理方式。但歸根到底,也就是兩種方式:要么據理力爭、以牙還牙、以正視聽、決不接受;要么不予理睬、不屑一顧、斷絕聯系、遠離此人。
選擇哪一種方式,均與自己的性格、修養、學識以及面對的那個人,又是一個什么素質的人,密切相關。
“不與智者爭高低,不與傻瓜論短長”。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與此類人相處的辯證法。
現實生活中,最常用的說法叫,“遠離垃圾人。”就是警醒那些在遇到某些問題時,本來自己是站理的一方、正義的一方,結果因處置不當,而吃虧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一對戀人,在街邊小店就餐,因女友長的漂亮,一醉漢瞇著雙眼,緊盯女的。男友見狀,提出離開,而女友則不依不饒,說男友真慫,沒男人氣慨。那醉漢乘機調戲女友,男友為保護她,替其擋了三刀而不幸身亡。這就是該遠離垃圾人而沒有及時離開所付出的生命代價。
一位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在回自己小區,遇到一保安的不禮貌行為,讓這位大學生越想越氣,甚至想回去與其據理力爭,以討回說法。然而,他轉念一想,自己是一位文化水平的大學生,豈能與一位門衛起沖突,于是放棄了講理的想法。待再外出時,主動熱情的為那位保安打招呼。從此之后,每每受到保安的熱情照顧,并成為好朋友。
性質相同、處理方式不同,最后的結果也截然不同。從而留給人家思考。遇事要冷靜,遠離垃圾人,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被侵害。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那么依次類推,對于自己無端遭到侮辱、攻擊,出言不遜、惡語傷人的情況下,選擇不予理睬、不屑一顧、遠離斷交,就是最佳方案。即使據理力爭又能爭到什么結果呢?受傷的還是自己。
我也要努力做一個遠離垃圾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