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2年的,2020年財富自由,不上班了。
使用資產或金額估算,都很糟糕,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消費觀念,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等等。
別的不說,僅僅不同城市就存在巨大的消費落差。
太個性化,導致沒有標準答案。好比被動收入應該多少?你認為每月1萬很寬裕,他認為很緊張,咋個算?
來自真財富自由的朋友,有一個簡易有效的算法,原話是:
1.自己有住房。
2.預估每年開銷,乘以50年,差不多。
3.保險起見再留點富余。
4.完全退休不存在,會忍不住做點啥,導致本金有增減,要管理好風險。
你看,簡單,且適用于大多數人。
假如在北京,40歲。先以1個人的算法,我認為一千萬,是很好的一個財富自由的門檻,它能讓你較為寬松,但也不算寬裕。
多解釋一句,既然都談自由了,就不要摳搜。如履薄冰,談什么自由。
參考上面的極簡配置,看看。
房產500萬,無貸,意味著住得不錯。
投資500萬,以3%的無風險利率,也即底線是,每年產生15的流水。
再次提醒注意,僅是底線思維下,最保守的估算。
基于極簡配置,拉長看,會有一些其他風險,主要是通脹和重疾,其他都是次要的——至少不考慮失業。
VS通脹,房產拉長年增我算3%;投資的無風險利率是底線,閑著也是閑著,研究下投資,年化在3%的基礎上,加2個點到5%,不算是高難度的事情。
這意味著,你的資產在提供每年15萬的流水之外,拉長看保持個5%的增長,與我國GDP增速相當,較為安全。
VS重疾,配置20-30的重疾險,其保額能覆蓋重疾風險,解決到大病返貧的可能性。
在極簡配置,也即只考慮自己。再去增減,例如家庭之類的——這部分,就純粹看個人,人與人千差萬別,真沒有簡易的算法了。
防杠說明:只是舉個例子,演示下算法,人和人天差地別,別杠。
2021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18元,你拿它做個錨點。
一千萬的簡易配置,能讓你的資產增速與GDP相當,能產生約2倍北京人均的流水,這不叫自由,叫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