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和老師們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我突然有一點感悟。我們的很多老師不是不學習,而是學完了之后沒有去認真的消化、吸收進而內化。總結、歸納我們所學的知識,才是我們學習之后應該認真完成的事情。
我們不斷的在講,山西省中考命題的理論體系是:一核,六維,四手段。我們知道了,考什么,也知道了,要怎么考,可是我們就是沒有去想,我們該怎么接招,我們用什么方法去破解他們的這些考題呢?
我們總是埋怨考題太靈活、太現實,可我們想過沒有,為什么外面的培訓機構,就能夠基于這些考點,做出一種近乎規律性的答題方式,而我們卻不能!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比他們更專業的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們工作的時間比他們長,我們比他們的教學更有經驗,我們比他們的學生多,我們比他們的工作環境要好,我們的工作比他們更穩定。可是,在如何答題的方面,他們的研究好像比我們更專業,他們腳踏實地的去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他們的一心一意的去研究如何授課才能使學生會更喜歡。他們大多只是在進行線上教學,卻能吸引那么多的家長、學生,而且很多的家長、學生都覺的受益匪淺。
我們每天都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也經常去研究課堂教學,我們還經常參加教研活動。為什么我們就不能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大量的研究呢?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位老師每年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某一個小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研究,一個有100多位老師的學校,一年之后,就有100多個知識點得到突破。我們將突破的這100多個知識點,全校共享出來,那么這個學校就在一年內解決了100多個問題。如果這個學校能夠這樣堅持五年,我們就可以解決500多個知識點,這是多么高效的問題解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