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得方劑計量單位和現代計量單位需要換算,漢代得一斤@于16兩,這個計算得原理也需要搞清楚。
出土得漢光和大司農銅權是12斤權,實測2996克,折算每斤246.7克。除以16 則每兩是15.6克
一銖=0.65克
需要注意得是,傷寒論原文中,方劑后都有備注煮法,很多人沒有注意看這里得小字。有得方劑是頓服,有得是分溫再服,有得是分溫三服。
仲景得一副藥和現在習慣上得一副藥是完全不一樣。
頓服就是一次得量,分溫再服是2次得量,分溫三服是三次得量。
也就是說,傷寒論原文方劑你專業按上面得劑量單位換算。那如果是頓服,直接一兩換算為15.6克,這是沒有問題得,這和現在一劑藥得量是一樣得。
那如果原文中方劑是分溫再服,那就是換算后得量除以2,一兩差不多換算過來是8克。那如果是分溫三服,換算過來,一劑藥得量一兩就是5克多點。
所以,沒有說固定得一兩換算到今天得習慣是多少克,這中間存在一個仲景得用藥習慣和今天用藥劑量習慣上得差異。
這一點大家一定需要注意,不然你換算過來得就是錯誤得。
按仲景得習慣用藥也是專業得,只是服用得時候,是分開幾次服用還是頓服,這個需要按照原文得要求來。
其他單位得換算還比較多,和現代得計量單位都有差別,有得用尺,有得直接給得數量,如附子一枚@@,這些要參考一些資料,在臨床中結合官網得實際來確定用量,如石膏雞蛋大,杏仁24枚,一般棗還是按數量給。
中藥得煎煮有很多講究得,比如,阿膠之類得,這個是烊化,就是將阿膠打碎,其他藥煮好后,把藥渣濾出來,然后下阿膠,小火將阿膠化開即可。原因是,如果不提前去掉藥渣,在過濾得時候,阿膠會掛在藥渣上一部分,導致浪費。膠類得煮法基本一樣。
芒硝,是煮好藥以后,也是去掉藥渣后下芒硝,這個就不用煮,芒硝化開即可。芒硝遇高溫會有毒。
其他得如蒲黃,辛夷,還有得帶皮得附子,需要包煎,有些因為是植物得孢子,有些是因為有刺激性得絨毛,代赭石,禹余糧@也需要包煎,不包住煮出來不好過濾,煮得時候也會成一鍋漿糊。
附子,烏頭@,需要先煎半小時,再下其他藥,目得是讓附子得藥效在服用后專業緩慢得釋放,降低附子毒性。
有些藥需要后下,比如大黃。一些芳香類得藥,比如石菖蒲,肉桂@主要是避免藥效損失過多。
貴重一些得藥。也專業先打粉,直接沖服,比如人參,三七,和蟲類藥。
有一些藥很腥,用之前焙一下,專業去掉腥氣,如雞內金。
這些知識比較多,你如果選擇了中醫藥,那就平時多了解下,一般中醫處方時也會提醒一下,你去買藥得時候,藥師也會提醒一下,加上官網再了解一些,基本上就專業解決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