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唐山1月15日電(記者 白云水)對于農民來說,靠土地“吃飯”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面對時下越來越多的土地被拋荒,流轉價錢偏低的趨勢,河北省玉田縣窩洛沽鎮西廠村探索出一條土地托管新模式——成立合作社,由村委會運營,對農民土地保底,年底分紅。
西廠村位于中國著名作家管樺著作的小說《小英雄雨來》主人翁雨來生活的還鄉河西岸,有243戶863人,擁有耕地1480畝,其中200余畝為河灘地。農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為主,土地大多無人耕種,有能力搞企業的不重視土地,造成責任田閑置撂荒。
15日,河北省玉田縣西廠村舉辦土地托管分紅大會,圖為村民分紅大會場面。 白云水 攝15日,72歲的西廠村農民王維于笑逐顏開。這一天,他的6.28畝土地由“累贅”變成了“錢袋子”,當日,西廠村舉辦土地托管分紅大會,王維于的6畝多地分紅5000元人民幣。他說,5000元可以讓全家人過個好年。
原來,高位截癱的王維于不但生活不能自理,還要承擔著喪失勞動能力的妻子以及患精神類疾病的兒子、兒媳的生活負擔。重壓之下,種地成了困難,僅有的土地全落荒了。無奈之下,土地包出去每畝只有300塊左右的收入,全家人度日如年。
西廠村黨支部書記王成武把農民的疾苦看在眼里,他多次召開村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研究出路。最后確定創新載體,村集體先出政策,土地流轉入合作社,給百姓吃上“定心丸”。村兩委先后與當地企業家王寶富、王寶龍、王維東進行咨詢致富經驗,并調研土地流轉的可操作性。同時,讓農民用土地入股村合作社,村集體負責經營,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最低承包價合同,實行訂單農業,以每畝每年最低保護價600元人民幣的價格先給農戶吃上“定心丸”,做到旱澇保收。經過逐戶做工作,全村共流轉入合作社土地1180畝,土地流轉率達80%。
隨后,村兩委會踐行承諾,由村兩委會統一品種,統一耕種,統一經營。對經營所得的純收入,村兩委會一分不留,把利益全部歸還農戶。經過村兩委班子成員的不懈努力,流轉過來的土地2019年喜獲豐收。
王成武說,今天,我們通過土地流轉新模式,共給全村農民發放分紅130多萬元人民幣。明年我們打算將全村土地托管率達到86.5%,讓全村更多的百姓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