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中 灶王爺和財神“組團”出現
楊家埠灶王年畫中從上至下的人物依次為財神、灶王爺和灶王奶奶、宅神,圍繞在其周圍的則是侍女、侍從等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這一天,民間有著祭灶的傳統習俗。在我國農村,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傳統灶臺,墻上也貼著一幅灶王爺的畫像。在山東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十分著名,以西楊家埠村為中心,許多村都有木版年畫的制作傳統。作為當地年畫體系中一個重要內容來源,楊家埠年畫中的灶王爺也十分有特色。據當地一位年畫愛好者介紹,楊家埠年畫中的灶王爺常常“組團”出現,一張年畫既有灶王、灶王奶奶,還有財神、宅神,可謂既保佑發財又能鎮宅保平安。而在小年這一天,當地人也會燒掉舊灶王像,等到一周后的除夕迎接新灶王。
民國時期出自東楊家埠村的灶王爺年畫,里面人物形象眾多。受訪者供圖
灶王爺財神宅神一起出現
我國年畫文化豐富,從南至北、從東至西,不同地區都能看到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年畫種類。山東濰坊市寒亭區,古時這里被稱為濰縣,當地衍生的木版年畫也被稱為濰縣年畫。由于在制作工藝與歷史上以西楊家埠村為中心,所以當地年畫體系也被稱為楊家埠木版年畫。
張興建是濰坊寒亭區張家埠村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收藏各類年畫。他告訴記者,除了西楊家埠村,周邊的東楊家埠和倉上、王家道等村子都有印制年畫的歷史傳統。
而在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體系中,灶王、財神等神話人物是最傳統也是最主要的內容形象。在張興建展示了幾幅灶王爺年畫畫作中,記者注意到,這些年畫中并非僅有灶王爺一個形象,除了與灶王奶奶成對出現,畫面中還有多個形象。
張興建告訴記者,這算得上是楊家埠年畫中灶王畫的一大特點。據他介紹,畫面中從上至下的人物依次為財神、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以及宅神,圍繞在其周圍的則是侍女、侍從等。在年畫兩側還有八仙形象,左右各四位垂直排列。
張興建收藏的來自山西的灶王爺年畫,人物形象明顯少很多。受訪者供圖
在張興建展示的另一幅來自山西地區的灶王爺年畫中,畫面以灶王爺、灶王奶奶為主,并未出現財神、宅神。在灶王年畫的上方,寫著當年的年份以及農歷各月的節氣時間。“有一幅寫著民國三十四年的年畫,制作時間應該是在民國三十三年。”
二灶是最受歡迎的尺寸
30年的時間里,張興建的年畫收藏量超過6000張。制作時間最久遠的為明朝末期,近一些的則制作于上世紀。在他的收藏中,關于灶王爺的形象內容有很多,但形象上的變化不是很大。
“像年代比較久遠的年畫中,人物總數大約在28個,隨著時間推移,到新中國成立后、上世紀末,灶王年畫中的人物有所增加,至少在32個以上,從視覺上看,年畫的畫面更加飽滿,顯得更熱鬧。”
張興建的老家仍有貼灶王爺年畫的傳統。受訪者供圖
在張興建看來,過去,灶王在人們的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記得,以前每到小年,家里會把用了一年的灶王年畫揭下來燒掉,這代表著送灶王爺上天去匯報家里的情況。等到年三十兒晚上,家里會把準備好的新灶王年畫貼上,“這叫請灶王回來。”
“因為農村的灶臺是挨著墻壘起來的,灶王的畫要貼在北邊的墻上表示尊敬,現在城市這種習俗相對少了,但在農村還有,不過用的都是印刷品,成本比較低。”
張興建表示,以灶王爺為主要內容的年畫有三種規格,從大到小依次被稱為大灶、二灶、三灶。比如說,這張出自東楊家埠村、印著民國三十四年的灶王年畫就是二灶,長約63厘米。“大灶的年畫長度一般可以到80厘米,在使用中,二灶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尺寸。”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