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徐中民制造了這個詞。他供職于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現并入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2013年10月發表的一篇論文最近被全網傳播,其中借用康德的一本書《論優美感與崇高感》,花大篇幅談及“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用詞仿若武俠小說。
文章刊登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上,作為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的多篇文章的一部分獲取了大筆資金,媒體還曝出這樣的文章不止一篇。期刊主編正是徐中民的碩、博士導師,中科院院士程國棟。如今該文已被撤稿,程國棟稱自己把關不嚴,申請引咎辭職。
“贊美師娘”事件已被網友稱為新世紀的《儒林外史》,這個比喻十分精妙。如果這樣的文章能登上國內許多科研人員、教師和個人研究者無法企及的核心期刊,那么也可以說,學術界的“學閥”統治研究領域的現象可能比普通人想象得要嚴重得多。
首當其沖被質疑的是這篇文章發表的程序。科研論文必須接受同行評議是海內外學界的基本常識。核心期刊文章發表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需要經初審、復審甚至專家外審等環節,經手編輯絕對不止一人。在這么多環節過后,還能把本科生都看得出離譜的內容堂而皇之地刊登,這本“北大核心”期刊的流程、嚴肅性和價值到底去了哪里?
進一步說,期刊主編的權力任性在這一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程國棟在自己做主編的雜志發表針對自己的“彩虹屁”論文,無論他事實上是否審稿,都是權力使用上的大問題。審了,說明是故意讓學生拍馬屁;沒審,就是明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將審稿權力下放,造成瀆職。
在這一事件中,“學術圈”仿佛已經變成了一個由“學閥”統治的、布滿了裙帶關系的小團體,只有“學閥”及其下面的少數學生才能進入核心集團。學術水準不重要,關鍵得看導師是誰。有創見的外人難以涉足,知道太多的圈中人對一切怪現象噤若寒蟬。而那些孜孜不倦向《冰川凍土》投稿的研究者如今可能是最尷尬的:熬夜禿頭看文獻,寒窗苦讀數十年,可能都不如論及“師娘優美感”。
最后,主角徐中民宣稱“獨行慣了”,這個說法值得琢磨——偏門不能成為逃避監督的借口。僅以自然科學為例,2018年數據顯示,中科院內部有12個分院,100多個科研院所,其中不乏此類乏人問津卻能申請到經費的冷門研究領域。在大眾和媒體不注意的情況下,還有多少不僅是“灌水文”而且是“馬屁文”被公開發表甚至獲取大筆經費?是該好好查查了。
“贊美師娘”事件告訴我們,要將無論冷門還是熱門的學術話題更多地暴露在大眾面前,檢視其學術和社會意義。尤其是那些得到國家資金資助的項目和論題。權力在陽光下才能透明,不能讓嚴肅的學術期刊成為“灌水樂園”,不能讓“學閥”繼續肆無忌憚地獨行,更不能讓學術圈真的成為裙帶關系的聚集地。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3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