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先進機器人餐廳登陸廣州,引起市民熱議。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中國已連續兩年位居世界機器人最大消費國,機器人在各行各業行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廣州,市民發現商場、酒店、公交車內機器人的“身影”越來越多。能聊天、導購、唱歌跳舞、玩小游戲……機器人到底好不好用?為此,記者走訪了多個公共場所進行調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趙方圓
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意聆
工業機器人。彈
商場、酒店導購機器人觀賞大于實用功能
“對面的小可愛看過來,吃喝玩樂都可以問我哦。”海珠區新港東路保利廣場一層電梯口的導購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記者看到,身高大約1米的導購機器人功能多樣,不但能幫忙查找店鋪、美食、洗手間、商場地圖,還具備唱歌、跳舞、播放動畫片、小游戲等娛樂功能。其上方觸摸屏在四米范圍內就可感知顧客,并根據其位置的變化360度旋轉。
商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導購機器人是去年下半年上線的,每層放置3-4個。“我們每個月會進行一次系統更新,日常發現品牌更換、變動也會與后臺聯系修改。”該負責人說。除了替代部分人力,節約店鋪服務的人力成本,導購機器人的另一個功能是為門店線上引流。
記者觀察看到,和導購機器人互動的市民以兒童和年輕人居多,在功能使用上也以娛樂為主,查找、問路等功能卻很少被用到。市民王先生表示,相比智能機器人,他還是更習慣去商場的信息咨詢臺,“問人比問機器人更順暢更簡單。”
日前,記者在正佳萬豪酒店看到,前臺有個“TAMI”機器人眨著藍色“眼睛”,電子屏幕上顯示有餐飲及宴會、客房等選項,點擊屏幕卻沒有任何反應。記者詢問前臺服務人員,服務人員才知道機器人不能用,“可能是出了故障,很少有人用。”
除了商場、酒店放置了導購機器人外,從2016年年底開始,230路、226路、538路等線路的100輛雙層巴士上,陸續配置了一批智能機器人。13日上午,記者分別搭乘了230路和538路公交車,但均未發現車內有機器人。230路公交車司機告訴記者,大概在一年多之前,230路公交車統一換成電動車后,大部分機器人都被撤下,目前可能僅有一兩輛車上還保留著機器人。
記者獲悉,230路公交車沒換電動車之前,每輛車上都配有一臺這樣的機器人,可以供乘客查詢公交線路、自拍等使用。“很多乘客都不清楚用途和用法,因此機器人經常閑置在那里,不但使用率低還占地方,一個機器人要占1-2個座位的空間。”上述公交車司機表示。
煎炸食品機器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贊
機器人“大廚”
廚藝不遜順德名廚
機器人餐廳也越來越多。記者在金沙洲海底撈餐廳看到送餐機器人穿梭不停。店員告訴記者,因為每個桌上都有感應碼,機器人能夠自主找到送餐“目的地”。“只要機器人充滿電,就可以持續上菜,員工可以有更多時間為顧客提供其他服務。”該店員表示。記者注意到,遇上有顧客過生日,送餐機器人還能變身“生日蛋糕專員”,播放著“生日快樂”的音樂,將蛋糕和禮品送上。而在珠江新城全球最先進全系統運營機器人中餐廳,從迎賓、烹飪、送餐全部是由機器人完成。爽脆碧綠的炒菜心、鮮美的清蒸筍殼魚、嫩滑的順德魚腐……聞名前來嘗鮮的市民驚嘆:機器人廚師手藝不遜順德名廚。
商家
更青睞掃地機器人等功能性機器人
某商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曾引入售賣咖啡機器人,當時前來購買的顧客大多圖新鮮,但機器人做咖啡的速度很慢,且味道一般,因此三個月后就撤場了。“我們有勇氣去嘗試,但想讓機器人的服務達到顧客滿意的水平,還需要我們和機器人制造商不斷探索和磨合。”該相關負責人說。
基于智能化水平和成本考慮,商家目前在引入機器人方面持觀望態度的居多。粵海仰忠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此前在上海某智能零售展上了解到,迎賓機器人6~8萬元/臺,一臺導購機器人12~20萬元/臺,當時沒有引進主要是考慮到性價比。“請一個員工一年的價格與機器人相當,效果更好,相比之下機器人成本高,我們擔心交互體驗造成顧客不好的體驗。”
相比之下,商家更青睞掃地機器人、24小時售后服務機器人、上菜機器人等功能性機器人。“一臺掃地機器人20~30萬元,能夠清潔500多平方米的面積,還能高空作業,我們請保潔公司成本很高,未來有計劃引進這類機器人。”粵海仰忠匯相關負責人表示。
專家
目前廣州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全國領先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2019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其中烹飪等服務機器人的新興應用需求持續旺盛。2019年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2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3.1%,高于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艾媒咨詢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年銷售額預計將超過300億元。
雖然近年來,服務機器人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機器人產業園區“遍地開花”。但服務機器人還未產業化,國內A股服務機器人的上市公司較少,大部分是通過并購切入。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智能機器人分會秘書長、中國機器人網CEO 趙勇向記者表示,目前機器人在精度、速度、智力程度等方面的水平仍然相對較低,特別是服務機器人。相對于發展了幾十年的工業機器人來說,服務機器人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是目前中國的服務機器人在全球水平來講并不落后,甚至有些地方還領先于全球水平。因此,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市場前景仍是比較可觀的。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中國已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冠軍,預計2019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將近20萬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其中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重地,廣州集聚了瑞松、廣州數控、巨輪、達意隆、國機智能、明珞裝備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已形成了從機器人上游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中游整機生產到下游系統應用集成的完整產業鏈,發展勢頭迅猛。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的《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達3000億元以上,力爭實現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比重達70%左右。其中,包括智能裝備及機器人在內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規模達到1200億元。
趙勇認為,目前廣州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在全國來看處于領先地位,這與廣州地區擁有如廣州數控等機器人主機廠,以及廣州瑞松、廣州明珞裝備等系統集成商密不可分。與此同時,整個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氛圍較好,“廣州發達的汽車行業,為工業機器人系統的集成方面提供了優勢;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相關中小型、創業公司的集聚,為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提供創新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