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尖上的男人”:林海雪原的高鐵列車真漂亮!
零下40度的林海雪原,離地45米的極寒高空,“90后”高鐵通信工迎來了哈牡高鐵開通后的第二個春運。
這9名小伙子來自中國鐵路哈爾濱局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車間作業三工隊,平均年齡僅為25歲。為守護高鐵安全,他們行走在直插云霄的高塔,克服身體勞累和心理恐懼,在近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高空中檢修通信設備。
2018年末,哈牡高鐵(哈爾濱-牡丹江)開通。為了培養出一支文化水平高,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通信檢修隊伍,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車間把這些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高鐵青年班組。
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工們正在攀塔。視頻截圖
工長于源和班組成員擔負著哈牡高鐵牡丹江到橫道河子間16個基站、3個車站、9個直放站通信設備的維修養護任務。這28個通訊處所,對應著28座高45米的通信鐵塔,上塔檢修通信設備,是他們的工作日常。
2020年1月10日,春運大幕再次拉開。這也是農歷三九節氣的第二天,于源帶著3個通信工乘車趕到距牡丹江市50公里的威虎山腳下。此次,他們要對威虎山嶺東隧道口哈牡高鐵9號通信基站,以及基站旁45米高的通信鐵塔進行巡檢。
東北天氣環境惡劣。鐵塔天線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螺絲會變松,導致天線角度發生偏移。而細微的偏差稍有不慎則會對通信網絡覆蓋造成影響。
通信基站距離工隊有近40公里,且通訊基站位于山上,進山的道路因雪天會變得濕滑,對行車造成很大阻礙。
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工正在巡檢。視頻截圖
于源和同事在驅車抵達基站附近之后,踏雪徒步向山頂進發。寒冬臘月,牡丹江市的室外溫度降到零下二十多攝氏度,風吹到臉上像刀刮一樣。“走一會兒就凍鼻子。”于源說,深山的積雪非常厚,這樣的環境穿棉鞋保暖已經不頂用了,“盡量穿防滑鞋,用拐杖,防止打滑或者摔倒,保安全。”
沿著崎嶇的小路,蹚著沒過腳面的積雪,幾個小伙子頭上都見汗了,絨線帽子上掛上了白霜。
“這不算什么,平平常常一尺多厚,有的地方能沒腰。”24歲的通信工魏鑫宇邊走邊介紹,白天上山是巡檢,真正檢修設備要等到后半夜高鐵停運的“天窗”期進行。“天窗”時間是零點至四點半,“這個季節,半夜爬山,那種滋味,可不是一般人能體驗得到的。”魏鑫宇打趣。
隊伍艱難行進了半個多小時,還差最后一段陡峭的山路,幾個人手腳并用爬上去。
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工正在做攀塔準備。視頻截圖
30歲的于源,是工隊里的“大哥”,冬天登塔危險性大,他獨自擔起了上塔巡檢任務。背好工具包,系好安全繩,“全副武裝”的于源攀上了窄窄的直梯。鐵塔上無遮無擋,強勁的山風狠狠地打在了他的身上。從下往上看,只見一個健碩的身軀在狹小的安全圍欄里向上緩緩挪動。
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工正在攀塔。
爬到10多米高時,于源掛好安全繩,靠著安全圍欄稍作休息。塔下輔助作業的通信工王炎鑫提醒他注意安全。“沒問題,能堅持住。”于源在對講機里喘著粗氣回應著。他一鼓作氣攀上了塔頂,掛好安全繩后,拿出工具開始檢測通信設備。
通信高塔受風力影響較大,3~4級風人在塔上晃動感明顯。“就像坐船一樣。”于源剛學習爬塔的時候怕高,以為自己有恐高癥,但經過專業培訓與心理輔導后,他逐漸克服了心理障礙,現在他常說,“在塔尖跳舞都沒問題。”
10分鐘后,全部檢查結束。于源緊握扶手,一步一步地開始下梯。登梯不易,下梯同樣艱難,于源休息了兩次,15分鐘后,安全返回基站。上塔時身體緊張出汗,下塔時又被寒風吹個透心涼,于源的手腳不停地抖。魏鑫宇和王炎鑫趕緊上前,給他捂耳朵揉胳膊,好讓他快些放松下來。
牡丹江電務段高鐵通信工在夜間檢修設備。
爬塔工作雖苦雖累,但于源也收獲了一些樂趣。
作業環境高,他可以將茫茫林海雪原一覽無余,盡收眼底。高鐵列車穩當地在腳下飛馳而過,疾風帶起片片雪霧,飄飄灑灑在高空縈繞,這個“塔尖上的男人”也會高興地驚呼,“你們誰快上來看看,真漂亮!”
收拾完工具,于源帶著工友們奔向下一個基站。藍色的工作服映著皚皚雪山,格外醒目。他們的春運才剛剛開始。(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