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地處東北的遼寧瑞雪皚皚。省會沈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在上海工作的陳志新回鄉過年,讓他驚奇的是,回家的飛機上、城市的商場里,金發碧眼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沈陽好像變得越來越‘洋氣’了”。
一段時間以來,遼寧全面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打造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新前沿,一系列務實舉措為這個老工業基地省份踩下快速發展“油門”,也為其加速轉型振興助力。
開門
在沈陽生活工作了11年的奧地利人羅伯特·莫瑟把這里當作他的第二故鄉。不久前,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建立了一所國際學校,為在沈陽工作的跨國企業外籍員工子女提供教育服務。“沈陽是一座好客的城市,現在政府優化營商環境,辦事也越來越方便快捷。”除了開辦學校,在方便外籍人員簽證、就業、駕照申領等方面政府部門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作為一名“沈陽通”,他感受著這座城市越來越開放、包容、自信的成長。
“投資不過山海關”“營商環境差”“辦事效率低”,一段時間以來,遼寧等老工業基地省份因開放程度不高,給人以閉塞、落后的印象。
痛定思痛,遼寧決定把擴大開放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黑土地上,一場以開放促振興的戰役蹄疾步穩迅速推進。
以“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為載體,向東,遼寧打造東北亞經貿合作先行區,向西,遼寧建設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范區,“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逐漸形成,跨境通道建設勢頭向好。
陸上,“遼滿歐”“遼蒙歐”等跨境運輸大通道如一條條躍動的脈搏,連通著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歐洲腹地;
空中,沈陽至法蘭克福、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空中航線相繼恢復或開通,如一只只鴻雁,為東北大地和各國之間打開時空之門;
海里,出遼寧、過北極、抵歐洲的“遼海歐”海上運輸大通道,讓亞歐遠洋航線行駛里程減少5000海里……
2019年,遼寧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和中東歐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5%和10%左右。
革故
“軟環境”一直是遼寧對外開放的“短板”。近幾年,遼寧省整合內部資源要素,貿易投資更便利化,外商對遼寧相對“閉塞”的印象正逐漸改觀。
“對外開放就像打開一扇窗,推著政府官員、企業負責人到外面去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既是思想的革新,也反過來讓大家審視自身與發達國家、先進地區的差距。”遼寧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廣利說。
經過對外考察、對標先進,遼寧自貿試驗區不斷探索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貿易便利化制度,全面落實“負面清單+非違規不干預”的制度設計。
“東北太需要以開放來帶動思想解放和發展方式轉變了。”大連市自貿辦專職副主任李漢國深有感觸地說。
承擔東北地區90%以上外貿集裝箱運輸的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推出近百項貿易便利化措施。最近又在全國率先推出“以審代查”和“非侵入式稽查”等海關稽查創新舉措,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擴大對外開放,讓我們尋找到更廣闊的市場,也增進了與各國企業的了解與合作。”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說。目前,50余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都與東軟醫療建立了合作關系。
遼寧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工程中心主任張震說:“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增進了遼寧與其他國家的技術、人才交流與互動,為遼寧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遼寧的轉型振興動力將更加強勁,前景更加廣闊。”
鼎新
2019年遼寧對外開放“成績單”分外亮眼:成功舉辦第十三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承辦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州長聯合會工作組會議;沙特阿美、騰訊、華為等國內外企業紛至沓來……
62歲的遼寧阜新瑪瑙雕刻大師曹志濤對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感同身受,這幾年,到阜新這座“瑪瑙之都”來選購瑪瑙的外商和游客多了,從世界各地進口瑪瑙原料的渠道更便利了,借助對外的文化交流與傳播,他的作品被賣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他和兒子成立的瑪瑙雕刻工作室正著手擴大規模,引進更多人才,推動瑪瑙雕刻產業做大做強。
“對外開放是發展的新機遇,也搭建了一個遼寧與世界互通有無的平臺。”曹志濤說。
2020年的遼寧省兩會上,遼寧省政府對擴大開放做出新擘畫:探索建設大連自由貿易港、對接蒙古“草原之路”發展戰略、做強做優丹東中朝邊境經濟合作區、將沈陽和大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打造成為東北亞跨境電子商務雙向集散中心……
“投資又過山海關、遼寧再度受青睞。”遼寧省商務廳廳長宋彥麟說,這得益于遼寧持續推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擴大對外開放中主動作為,“遼寧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在擴大東北亞開放合作中要發揮主力軍和領頭羊作用。”
遼寧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張萬強認為,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拓寬了遼寧的發展空間,走出去讓企業經風雨、見世面,也讓政府主管部門更好地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縮小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差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遼寧全面振興。(參與采寫:陳凡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