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月17日電 (王林波 陳宇 徐金波)記者17日從長江航道局獲悉,2019年建成的數字航道系統促成了長江航道在生產、管理和服務領域的“三大變革”,進一步提升長江航道公共服務能力。
據長江航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6月底,該局全面實現了長江干線2687.8公里航道的航標、航道水情、航道尺度等信息的互聯互通,經過幾個月的檢驗,數字航道系統運行安全穩定良好,有效推動了長江航道生產變革、管理變革、服務變革。
圖為,長江數字航道動態監測平臺 陳宇 攝在生產變革上,改變了過去基層一線的生產作業模式。通過數字航道的電子巡航功能,使航道航標維護由每日開船巡檢向“實時監控+定期巡檢”轉變,大大降低一線職工勞動強度;通過數字終端自動采集、制作、上傳、分析各類航道數據,紙質報表全部取消,職工工作方式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管理型轉變;通過航標實時動態監測,對工作狀態異常的進行分類處置,影響導航的及時恢復,暫時不影響的集中維護,既減少了航標損毀率,又減少了無效開航作業,航道維護生產由資源消耗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
在管理變革上,航道管理更加科學、標準、精細、可視。通過航道空間數據庫收集航道基礎信息、船舶航行軌跡等進行大數據分析,方便管理者在航道航標維護上作出科學決策;通過將航道尺度測報等14類生產業務流程在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張圖上進行管理,實現了統一數據、統一標準;通過數字機務系統對全局462艘維護船舶的運行維護進行一體化管理,生產物資的采購、調配和領用更加精細;通過監測可視化系統,對重點河段航道航標實時視頻監控,做到了千里之外隨時“遠程看、坐著管”。
圖為,工程師對航標終端開展現場聯通運行升級 陳宇 攝在服務變革上,航道服務更高效、更優質、更便捷。航道水深探測數據實現線上傳輸,尺度預測更精準,推薦航路更準確,水深資源利用更充分;航標失常后,30分鐘內作出分類分級處理,對影響航行安全的,15分鐘內開航恢復,更及時更高效;在數字航道的支撐下,長江航道人自主研發的長江電子航道圖已貫穿長江航道全線,電子航道圖APP用戶下載量突破了6.2萬人次,日前又新增了氣象信息、控制河段語音播報、內置消息推送和圖標信息消息提示等功能,已成為船行長江時的廣受好評的“水上高德”。同時,該局還為150家航運企業的1000余艘船舶提供了電子航道圖數據服務,為40余家有二次開發應用需求的單位提供了數據或接口服務,效果良好。
圖為,長江數字航道航標終端維護 陳宇 攝此外,長江數字航道建設取得的成套技術成果已經走出長江干線,在漢江、贛江等支流航道得到推廣應用,實現了長江電子航道圖無縫對接、同步運行。此舉不僅讓當地航道管理部門獲得了便利,更讓來往于長江干線和支流的船舶可以連續順暢地獲取航道航標、水深水位、來往船舶、橋梁碼頭等豐富直觀的航道助航信息,享受的服務更上臺階。
2020年,長江航道局將按照交通強國和長江航運現代化的總體部署,以數字航道建設為基礎,建設高性能的數據交換體系,盡可能集成航道生產作業、船舶、航運等方面數據,搭建數據“高地”,全面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未來,通過數字航道建設,全面建立“全天候、全要素、全方位”的長江流域航道感知網后,長江航道將無縫融入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全面實現航道養護精細化、航道應急處置快速化、航道管理便捷化、航道服務智慧化,更好為船舶用戶和社會公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