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知道過量飲酒的危害。但研究顯示,酒精攝入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是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危險因素。
酗酒,現在已是一個頗受重視的健康問題,在精神科,它也作為一類常見的課題被研究和分析。因此,確定與人們飲酒量、飲酒頻率以及所飲酒精品類相關的因素,對制定和改善干預、治療策略可能十分重要。
78萬人數據,53個遺傳變異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最新展開一項研究發現,更高的學歷——即受教育年限更長——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并降低其產生酒精依賴的風險。
過去的研究曾經表明,受教育程度可能會影響飲酒行為,但不同研究所得結果之間存在沖突。為了評估受教育程度對飲酒行為和酒精依賴可能造成的影響,NIH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了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的統計方法。
他們利用國際基因組學聯盟的遺傳數據,研究了一組包含53個與受教育程度差異相關的遺傳變異,以及它們與某些飲酒行為的關聯。他們測試了這53個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的變異中,有哪些也存在于另一項研究中的不同飲酒行為人的DNA中。
這一研究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期刊上,通訊作者富克·羅霍夫表示:“我們使用了來自大約78萬研究參與者的數據,發現那些與受教育年限多3.61年相關的基因變異,與酒精依賴風險降低約50%也相關。”
換句話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的基因變異,同時也會影響飲酒模式和所飲酒精的種類。
受教育程度影響酒精依賴行為
此次發現,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的基因變異,盡管和人們每周飲酒總量無關,但擁有這些基因變異的人,狂飲(每輪飲酒量包含6個或以上單位的酒精)頻率較低,因喝酒失去記憶的頻率較低,每個飲酒日飲下的酒精總量以及每周蒸餾烈酒、啤酒和蘋果酒的飲用量較少。這種基因變異與烈酒飲用量較少之間的關聯,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加明顯,但與啤酒、蘋果酒飲用量較少的關聯在男性中更加明顯。
羅霍夫說:“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理解雖然這些變異使我們能夠研究受教育程度對飲酒和酒精依賴可能帶來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受教育程度不能被改變。本研究中,我們展示了受教育程度可能對飲酒造成的影響,表明提高受教育程度,可能是預防問題飲酒、酒精依賴及其后果的有效方式。”
但研究人員提醒,由于研究中的遺傳數據來源是英語國家的人,因此該發現對其他國家的適用性可能有限。有必要用其他不同國家和種族的數據來重復這一研究。而且研究中受教育程度只衡量了在學校的年限,因此無法從教育的不同方面去更精細衡量其對飲酒的影響,但應在以后的研究中對這些進行調研。
飲酒行為,反映的是生活方式
有意思的是,該研究同時顯示,擁有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基因變異的人,無論男女,飲酒頻率其實也不算低,男性更喜歡隨餐飲酒,紅酒飲用量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稍早時間一項研究認為需要警惕“長期無規律”飲酒行為。因為飲酒帶來的風險,并不僅僅局限于重度飲酒者——那些無規律的飲酒才會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升高,但符合健康指南推薦量、規律適度的飲酒,卻可能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達拉·奧尼爾表示,科學家利用長期追蹤數據來區分從不飲酒的人和曾經飲酒但已戒酒的人——按照廣為接受的理論,后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應該比前者高,他們通過數據檢驗,最后的結果證實了這個結論。同時,這個理論還存在性別差異——從不飲酒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反而比規律適度飲酒的人高,但從不飲酒的男性沒有這個現象。
一般而言,在人群級別的研究中,重度飲酒者的樣本數量,往往都不足。從這一組實驗群體來看,參與統計的女性重度飲酒者更少,因此重度飲酒者的冠心病發病率目前存在很大的疑問。
奧尼爾博士表示,對飲酒行為造成的影響的解讀,必須非常謹慎,畢竟已經知道重度的酒精攝入會引起很多健康問題。而長期且不穩定的飲酒行為可能帶來更嚴重的風險,這或許是因為不穩定的飲酒行為,反映出的往往是人們生活方式上更多方面的不穩定,包括健康狀況不佳或生活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