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月19日電 題:將黑白歷史拉近彩色現實的收藏家徐宗懋
中新社記者 路梅
2020年臺北書展上,一套名為《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的圖書獲得第十六屆金蝶獎銀獎。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牽動世界,什么人、為何要策劃這樣一套圖書?中新社記者日前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臺灣影像收藏家徐宗懋。
2020年臺北書展上,一套名為《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的圖書獲得第十六屆金蝶獎銀獎。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牽動世界,什么人、為何要策劃這樣一套圖書?中新社記者日前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臺灣影像收藏家徐宗懋。圖為徐宗懋向記者展示1978年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李光耀到機場迎接的圖片,該圖片由其工作室修復并上色。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徐宗懋的臺灣文史研究工作室藏身臺北羅斯福路三段一幢大樓里,幾十平方米的空間,墻上掛著老照片、書架擺滿文史資料,幾位年輕人正在電腦前為掃描后的歷史圖片上色;置身其中,猶如站在歷史與現代的交匯點上。
今年61歲的徐宗懋曾是《中國時報》記者,20年前離開報社后開始收藏老照片并編纂出版、舉辦歷史題材圖片展。“我從小對世界文明史就很著迷。”他說,到日本或歐美國家去,看到和中國相關題材的老照片,就會買下來。
圖為徐宗懋向記者展示他工作室修復上色的高畫質老北京圖片。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徐宗懋以筆名秦風在大陸出版過多本圖書,目前大陸市面上能找到的民國老照片,多來自他的收藏。2014年,兒子徐丹寒學著網上做法給老照片上色,徐宗懋立刻被鮮活的影像吸引,決心制作出版彩色的歷史老照片。
“黑白照片是因為受到當時技術限制,并不是因為人和環境是黑白的。彩色的老照片包含大量考據和還原,更加迷人、有吸引力,大尺寸、高精度印刷則能表現更出多細節。”徐宗懋說,這樣的圖書在工藝上有很大的挑戰,從印刷、裝幀到圖片質量,每個環節的要求遠高于一般圖書。他找資金、找工廠、找師傅,在臺灣重建了整套工藝系統。
圖為徐宗懋(左)向記者展示由其工作室修復并上色的清代老照片。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一本《歲月臺灣》制作成功之后,他將目光投向更宏大的主題。
“古絲路通過陸上、海上貿易,達成文化、信仰、習俗的交流,奠定人類和平的基礎。現在的‘一帶一路’倡議體現的同樣是這種精神。”徐宗懋從2萬張藏品中精選600張編纂成集,其中包含英國攝影師Felice Beato 1860年拍下的歷史上第一張北京全景照等珍貴歷史影像。歷經2年打磨,《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甫一出版就吸引了海內外圖書館、知名大學購買收藏。
“我的父母從大陸來到臺灣,以我中國人本位的理念,沒有去區別大陸與臺灣。”徐宗懋笑著說,“你問為什么這樣的主題會在臺灣出版,因為臺灣有我這種人。”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北京在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徐宗懋要做的,則是出版一部大開本《老北京的山河歲月》,用200幅重新上色的老照片,展現古城20世紀初的風貌。“北京人對這座城市有很深的愛和驕傲,我不是北京人,要出一本畫冊讓他們服氣,不是件簡單的事。”他語氣中飽含自信:“我在這個領域扎根很深,而且毫不猶豫地投入,這本書將是前所未有的、絕美的,含有濃烈的情感。”
徐宗懋形容自己是“總舵手”,對于圖書編纂和制作的各環節要求嚴格且堅持主導權。他希望能找到合拍的投資方,將這本書在北京順利出版。
圖為徐宗懋向記者展示由其工作室策劃編輯的圖文畫冊《歲月新加坡》。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同時緊鑼密鼓上色中的,還有要用在《歲月新加坡》中的130張老照片。“今年是新加坡建國55周年,也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我在圖冊中特別編入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的照片。”徐表示,鄧小平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系,開啟了新加坡與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不解之緣,是值得紀錄的歷史時刻。
徐宗懋說,希望通自己的努力,把中國圖像出版工藝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中國人最高端的歷史畫冊,在面對西方出版市場時毫不遜色、形成更強大的競爭力。“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使命,過程會很漫長,但我愿做一個拓荒者,踏出第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