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增員驅動”模式難以為繼?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麗莉) 截至1月16日,A股5家上市險企中除了中國太保外,其余4家均披露了2019年的原保費收入,中國平安以7946億元的原保費收入成為行業的領跑者。2020年壽險開門紅銷售向好趨勢已初步獲得證實,但并未體現在估值中。從4大險企的原保費增長看,上市公司個險新單增速承壓,保費增長略顯疲弱。隨著1月9日友邦披露“分改子”申請有望成為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之后,1月16日,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中國開業,分析人士稱,外資加快布局我國保險市場將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有利于優化保險行業生態。
“因商業健康險定位、監管較嚴且保險公司缺乏定價和議價能力,中國商業健康險產品凸顯保障力度不足和賠付效率偏低兩大短板,這使得商業健康險市場渠道為主。”國泰君安的分析師劉欣琦認為,在代理人規模下滑的2019年,上市公司的個險新單和NBV(新業務價值)增速承壓。“我們認為未來中國健康險仍有較大市場潛力和政策紅利釋放空間。當前行業龍頭均在健康產業鏈、控費能力建設上投入較大資源,預計將在商業健康險經營生態改善后相對行業更快地脫穎而出。”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壽險的底層營銷邏輯已經發生變化,渠道主導、產品主導必將轉向客戶需求主導。在人口紅利消減的時期,傳統的“增員驅動”模式已難以為繼,部分公司進行代理人渠道2.0轉型,即優增+存量代理人產能提升。經營分化將加速,只有“隊伍能力建設+客戶經營”的保險公司才有未來。
二級市場:
低估值壽險被看好
萬聯證券研究所所長繳文超認為,2020年險企業務端將持續改善,新業務價值有望全面增長,剩余邊際、營運利潤、內含價值等長期價值指標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凈利潤雖然高位增長承壓,但是上市險企的ROE將維持較高水平。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指出,壽險估值或已初步見底,壽險的低估值體現的是再投資的風險,龍頭壽險企業將持續改善其資產負債的久期匹配,以降低再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