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養殖規模亞洲第一 科特派讓豐都“鬼城”多了一張名片
西南大學教授左福元帶領的肉牛科研團隊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雍 黎
以“鬼城”之城聞名的重慶豐都,現在卻因牛出了名。十幾年前重慶豐都根本沒有人養殖肉牛,現在卻已經成為國家級出口牛肉質量安全示范區,當地恒都肉牛養殖規模已居亞洲第一,所產牛肉入選全國五大牛肉品牌,并助力全縣2017年脫貧摘帽,全縣正全力打造中國“肉牛之都”。這一變化都源于西南大學科技特派員的推動。
西南大學發揮學校農科特色和綜合優勢,組織科技特派員1463人次,全方位為地方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助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吹牛教授”把牛變成“金牛”
豐都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是三峽工程重點移民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存在山高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1998年西南地區肉牛養殖尚未起步,也沒有適合當地地理氣候條件的肉牛品種,重慶市科技特派員、西南大學教授左福元帶領的肉牛科研團隊決定先從改良本地黃牛開始發展肉牛養殖產業。
“當地農戶養的是耕地的黃牛,個體小、肉少、不好吃,一頭只賣幾百元,當時我們說養肉牛能賣到3000元一頭,當地農民都說我是吹牛。”左福元笑著說,為此他還在當地得了個“吹牛教授”的外號。
包鸞鎮飛仙洞村2002年被選為南方肉牛改良科研項目試點村,引入了紅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等8個世界優良品種,與本地黃牛實行雜交。“左教授不是吹牛,是真牛!”現年48歲的張升魚說,他從貸款養3頭牛開始,現在已經建起了存欄近200頭的肉牛養殖場,一年收益達幾十萬元。
“吹牛教授”不吹牛,還把牛兒變成了“金牛”。2009年,豐都縣引進了肉牛養殖和牛肉加工大型企業恒都公司,完善養殖產業鏈,帶領全縣發展肉牛產業。目前,肉牛科技團隊主要成員有30余人,涵蓋產業相關的各個領域,入駐了重慶市肉牛科技專家大院,圍繞肉牛產業的各個方面進行科研攻關,提供科技服務,攻克了品種培育、養殖、牧草種植、飼料配制、糞污處理、疾病防控等系列科技難題。歷經十余年,該團隊篩選出適宜重慶及西南農區養殖的優良肉牛雜交組合,雜交肉牛平均胴體重達300公斤以上,比本地黃牛提高了3倍以上,通過屠宰、加工等技術將每頭肉牛產值提升到三萬元左右,相當于本地黃牛收入的4—5倍。該團隊還為恒都公司設計規劃了當時亞洲單體最大的萬頭肉牛育肥養殖場,研發了一系列對標國際的先進技術并進行了應用推廣。
在科技帶動下,豐都肉牛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地發展了起來。2018年豐都肉牛產值超20億元,全縣從事肉牛產業企業34家,有肉牛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1家。全縣2018年共2.1萬農戶通過養牛實現脫貧致富目標。
苦黃連讓百姓過上甜生活
石柱縣是我國黃連的原始產地,黃連人工栽培歷史已有700年,全國黃連產量石柱占了一半,不過黃連產業卻一直處于低端提供原料上,如何產業升級?2003年,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學剛作為科技特派員來到了石柱。當時黃連花一直作為廢棄物被農戶棄置,李學剛決定從它入手。
李學剛經過實驗分析,發現黃連除了具有之前人們發現的清熱解毒藥效之外,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黃連花同時也具有這些功效。為了讓黃連花變廢為寶,李學剛經過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黃連花營養、功能成分、藥效學和安全性等評價的研究,將黃連花開發為“黃連花茶”,獲得技術發明專利,并無償提供給廣大連農使用。目前,石柱連農以特色產品的形式,每年銷售黃連花茶增收幾百萬元。
“黃連全身都是寶,如果不能通過科技提升它的價值,只是種植賣原料,只能處于產業的低端,而我想做的就是通過科技對黃連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提升深加工水平,做成黃連產業鏈。”李學剛說,自己從38歲開始對口幫扶石柱,16年來他往返于重慶主城與石柱700多次,已經與黃連結下了不解之緣,北京大學化學專業博士畢業的他利用自己所長,將全部的心血凝聚在了黃連上。
在他的幫助下,黃連須等廢棄資源成功開發為黃連須中獸醫,黃連降糖的功效被開發為新藥,通過研究尋找困擾連農多年的黃連根腐病防治難題,開發了新工藝在種植區得到了推廣應用,提升了石柱黃連種植區的產地加工水平。2017年,黃連成為我國重點開發的10個中藥材大品種之一;2019年,西南大學黃連研發團隊協助石柱成功申報了以黃連開發為主的重慶市市級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
如今,石柱縣每年黃連在地面積穩定在5萬畝左右,年產干黃連在3000噸左右,每年產值約3.6億元。2019年,李學剛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李學剛說,他的目標是能在退休之前讓石柱黃連產業做到10個億。
靠應用推廣也能評教授
巫山脆李、忠縣柑橘、巫溪土豆、石柱莼菜、魔芋、三峽生態魚、云陽生豬、北碚楊梅……在重慶各地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背后都有西南大學科技特派員的科技支撐。西南大學副校長王進軍深情地說:“可以說,重慶每一個貧困地區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西南大學科技人員的足跡;每一個農業產業的發展,都凝結著西南大學專家的心血和汗水。”
據了解,西南大學自然學科教師有1000多人,注冊公益性特派員360余人,近一半涉農專業教師都是科技特派員。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1463人次,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實用技術共計120余項,建立科技專家大院30余個,培訓人員4萬余人,在重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行動中勇擔起了科技先鋒軍的重任。
在科教扶貧、服務社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上,西南大學還走出了自己的獨有模式。王進軍介紹,除了積極精準地選派人員,學校還非常重視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同時實施基地示范工程,深化“高校+政府”“專家+農村”“技術+產業”等多元化多層次合作模式,建立了魔芋、黃連、柑橘、冷水魚等10多個科技示范基地,達到了示范帶動作用。而且整合了學校農業、教育、文化、管理等各專業的優勢資源,成立了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精準扶貧和區域發展評估研究中心等10個研究平臺,為科技服務、示范基地建設等方面提供規劃、決策,為地方提供支持。
“重慶貧困地區都處于偏遠山區,特派員們要進行科技服務每次一個來回都將行駛1000公里,還要面臨諸多危險和困難,為了鼓勵和支持教師們安心服務,學校計劃在工作考核、職稱職級評定上制定了政策。”王進軍說,學校在分類評價中專門設立了應用推廣性職稱評審,不再唯論文評定,而是從社會服務、社會效應來看,今年有教師因此而評上了教授。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支持特派員們立足崗位風險,投身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把論文寫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