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月22日電 (邊峰 高鋮)鼠年春節臨近,陜西延安市寶塔區南莊河村張燈掛彩,年味十足。64歲的楊生元正在廚房里準備過年的食材,屋內香味撲鼻。“以前手里沒錢,年貨都是今天辦點,明天湊點,今年的年貨早早就備齊了。”
楊生元是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南莊河村人,提起這個老頭,不少村民都豎起了大拇指,“這才短短幾年,老漢家的日子變化可大了。”
提起幾年前的家庭情況,楊生元嘆了口氣,“那時候,真是窮的揭不開鍋了。”楊生元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和高血壓,每年看病吃藥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幾年前大孫子生病做完手術后,家里就欠下了近10萬元的外債,靠自己和在外打工的兒子,怎么也還不上這筆債。他家成了南莊河村人盡皆知的貧困戶。
脫貧攻堅開始后,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在堅持生態修復的基礎上,確立了“坮塬蘋果、沿黃紅棗、河谷川道棚栽、溝道養殖”的產業布局,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創造了自己的扶貧模式。南莊河村是當地的蘋果產區。
后來,村支部書記高翔找到了楊生元,鼓勵他搞蘋果園,“只要你愿意干,村上就想辦法給你支持,好日子得靠自己的雙手和本事。”
蘋果產業是延安寶塔區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資料圖)“人過四十不學藝,可窮日子是咋也過不下去了。”頭發已經花白的楊生元踏實下來,在村里的支持下到鎮上的果樹技術服務站學習蘋果種植技術。他平時沒事了就往果園里跑,跟著果業專家和其他鄉黨學習驅蟲、施肥、剪枝等技術,勁頭一點也不輸給村里的年輕人。
邊學習邊種植,幾年下來,楊生元家的果園終于開了花,結了果,見到了成效。如今,楊生元家的蘋果樹有20畝左右,2019年賣蘋果收入了10多萬元,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節后我打算在家里蓋個冷庫,保存些品質好的果子,等過了旺季拿出來賣。然后跟著村里的年輕人學學網絡銷售,在網上開個水果店,現在都流行在網上買東西。”楊生元說,想要把日子越過越好,還得不斷學習“硬本事”。
官方表示,蘋果產業是延安寶塔區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該區還通過“延安有我一棵蘋果樹”的認養模式,推薦貧困戶果農與認養人“結親”。認養的果樹所產蘋果歸認養人所有,并享受果樹命名、有機種植、蘋果貼字等服務。目前有3萬余株果樹被認養,3281戶貧困戶果農增收600多萬元。
對于延安市麻塔村的趙龍來說,他的新年愿望是在自己的網絡平臺上,賣出更多陜北特色產品,擴充客戶群體。
今年32歲的趙龍4年前還是個廚師,每月有近6000元工資,日子還算過得去。2016年,趙龍的妻子被查出患有腦膠質瘤,手術費開銷很大,欠下了不少外債。
更麻煩的是,妻子躺在床上養病,趙龍沒辦法出外打工,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睜開眼睛就是帳,閉上眼睛就是錢,在外面想吃個面皮都舍不得買。”
2017年被列為貧困戶后,村里給趙龍提供了4個豬崽讓他養。趙龍想,為什么不在家辦個養豬場呢,這樣也方便照顧妻子。村里對他的想法很支持,然他學習了養殖技術,還幫他申請了5萬元貸款,再加上趙龍自己東借西湊了些錢,一個擁有30只豬崽的養豬場就這么辦成了,當年便有了1.5萬元的利潤。
蘋果產業是延安寶塔區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資料圖)“年輕人嘛,就要多學習多進步。只要肯用心,日子總會過好的。”趙龍的養豬場越做越大,2019年養殖場的利潤有10萬多元,貸款也基本還清。
生意有了起色的趙龍,已經不是4年前的窮后生了,但他的拼勁卻一點都沒少。趙龍告訴記者,“我現在還在網絡上做直播賣豬肉,打算明年把延安的玉米饃饃、油饃饃都加上,吸引更多的客戶。”
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黨委副書記殷華說,“過去村里沒有什么銷售渠道,村民有了收成卻沒有收益。現在不少人做網絡銷售,村里來的客商多了,村民們也賣出去很多農產品,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
資料顯示,延安市寶塔區在蘋果產業、設施蔬菜和舍飼養殖等特色產業方面,3281戶貧困戶發展了蘋果9022.9畝、大棚蔬菜1728座及中蜂養殖5000箱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入達到了12007元。
2019年延安實現了整體脫貧,目前該市脫貧攻堅重心已轉到脫貧成果的鞏固提升。官方表示,2020年將著重穩定建立脫貧鞏固提升長效機制,與鄉村振興精準對接,全面推進鄉村綜合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