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雄安1月24日電 題:“未來之城”里的堅守、團圓
中新社記者 崔濤
雄安新區即將迎來鼠年春節,雖無爆竹聲聲,但建筑機械的轟鳴聲為這座“未來之城”增添了別樣的節日氣氛。
堅守
站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40多米的平臺上,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者李保衛有一種崇高感。
李保衛所在的公司負責雄安站的部分鋼結構工程施工。他從2019年1月份開始,一直和同事堅守在雄安站的施工現場。因為工程量大,工期緊張,負責焊接鋼材的工人都是晝夜更替,輪流施工。
夏天,李保衛和同事們的“戰場”在十多米深的基坑,冬天他們則需爬上40多米高的平臺。
作為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的建設者,李保衛認為建設雄安新區是他十多年職業生涯中最值得的一次經歷,他從未參與過意義和規模如此之大的工程。
據李保衛介紹,他們負責承建的標段鋼結構用量達6.4萬噸,占整個雄安站鋼結構用量的二分之一,是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用量的1.5倍,平均每個月完成8000噸的構件加工。
“打個比方,工程用掉的焊絲長度加起來約6萬千米,一輛時速300公里的高鐵需要連續跑200個小時,可繞地球1.5圈。”李保衛說。
2019年的工程量已經完成,臨近春節,部分工人陸續返鄉,作為管理人員,李保衛說:“等工人們都平安回家我再走”。
團圓
來自北京的孫鵬輝沒有想到,團圓來得如此之快。
出生于1988年的孫鵬輝就職于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有限公司(SPV),是公司的智能信息化負責人,自2018年6月來到雄安新區工作,負責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是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的第一個成規模的大型建筑群,它代表著未來雄安新城建設的基本方向,是未來雄安締造智慧城市、綠色城市的縮影,具有十分重要的樣板意義。
孫鵬輝每天需要接觸數以萬計的數據,負責園區智能場景的擬定、需求協調、數據對接等,掌控著整個園區的“數據大腦”。
“園區內有25000多個數據傳感器,1600多個攝像頭,園區內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在我們的運維平臺上都會顯示,跟真實場景的誤差是毫米級。”孫鵬輝說。
孫鵬輝常年在雄安工作,和父母妻子聚少離多。今年春節,他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值班,不能回家過年。
讓孫鵬輝沒有想到的是,在春節前夕,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來到雄安新區陪他過年,他們準備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智慧酒店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
“今年我們全家一起在雄安過個團圓年。”孫鵬輝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