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月25日電 題:探訪廣西最大僑鄉容縣的“中國年”:歸僑住新居 百人家族共團圓
中新網記者 林浩
“今年過節再不用孤單寂寞愁,兒孫們都在身邊,團圓地過年很高興!”94歲的歸僑老人梁秀英對記者說。
大年初一,在廣西最大僑鄉玉林容縣,城市主干道僑鄉大道,亮起兩排數公里長的火紅的中國結路燈,僑鄉文化廣場和各大商場內,張燈結彩,節日氛圍十分濃郁。
圖為龔增森(中)在祖宅留影 林浩 攝在容縣城郊,一棟貼著時尚外墻瓷磚的三層樓房里,梁秀英坐在輪椅上,看著家人忙里忙外,圍坐聊天,臉上卻流露著滿足的笑容。
梁秀英是馬來西亞歸僑,兒時隨父母離開容縣,漂泊七天七夜“下南洋”,在馬來西亞霹靂州以做豆腐為生。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她回鄉定居。
“那時候,我住的是低矮潮濕的泥瓦房,雖然分到田地,但還得靠天吃飯。孩子們長大了,就外出打工謀生,時常過年都無法回家。”談及多年來的生活,梁秀英感慨變化很大。“現在家里建起了樓房,兒孫都回到身邊工作,家里買了兩部車,一部跑運輸賺錢,一部轎車常常開出去旅游。每年春節,小輩們給我的‘新年紅包’也有數千元人民幣。”
2010年以來,梁秀英家完成了“造房、買車、娶媳婦”三件大事。容縣建設廣西華僑博物館時,梁秀英主動捐出從馬來西亞帶回的衣車和鋁合金煲鍋。她說,容縣人“下南洋”的那段歷史不應被忘卻,這藏著僑鄉人的奮斗精神。
圖為蘇尚皖在祠堂前留影 林浩 攝和梁秀英相似,從馬來西亞歸國的龔增森,也見證了僑鄉生活的幸福變遷。“小時候條件有限,只能擠在舊房子里湊合,吃頓白米飯就很高興。”回憶起兒時的艱辛,今年72歲的龔增森記憶尤新。
改革開放后,龔增森艱苦創業,將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陶瓷廠“起死回生”,發展成為年產值過億元的著名僑屬企業,產品遠銷海內外。龔氏家族也在當地日漸興盛。
采訪中,記者跟隨龔增森駕駛的越野車,前往其位于靈山鎮的祖宅。一路上,龔增森輕車熟路,行駛既快又穩。
龔增森的祖宅占地數畝,中西結合的四合院建筑群在村內格外顯眼。宅子四周,普通村民的新房也整齊排列,一條條新建的村屯硬化道路、一盞盞時尚的太陽能路燈,讓人仿佛置身城市高檔住宅區。
龔增森告訴記者,他為10個兒孫們都留了獨立房間,就是希望過年時大家能在老家團聚。在被問到春節最想得到什么禮物時,龔增森拿出一張全家福:“我最大的孫子今年26歲了,如果能帶個女友回家,我會感到驚喜。”
根據當地習俗,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自家團聚后,將迎來家族的相聚。龔增森說,如今的龔家已經從剛回國時的10余人,發展成約200人規模的大家族。每年一度的聚會,不僅有新的成員加入和誕生,大家也借機總結過去的成績,謀劃新一年發展。
容縣籍抗日名將蘇祖馨的侄子蘇尚皖同樣重視家族文化傳承,多年來,捐資數十萬在老家楊梅鎮修建蘇公祠。每年大年初一,把子孫后代集中到祠堂,祭奠祖宗、獎勵品學兼優者已成慣例。
現居南京的蘇祖馨之子蘇尚堅對蘇尚皖的做法表示贊賞。蘇尚堅電話接受采訪時說:“徐州會戰期間,父親率軍在光明鎮附近與日軍鏖戰,阻擊敵軍40天,為之后的臺兒莊大捷創造了重要條件。這種不畏犧牲的拼搏精神應通過宗祠文化讓后人傳承。”
容縣僑聯主席陀玉容介紹,容縣是全國著名僑鄉,縣內歸僑有9000多人,僑眷僑屬70多萬人,主要散居在農村地區。近年來,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他們安居樂業,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陀玉容還介紹,與歸僑僑眷相比,旅居海外的容縣籍華僑華人數量更多,約有150多萬人,除了早期“下南洋”務工的外,更多的是解放前夕,民國軍政要員及其眷屬后代。
“他們身在國外,依然心系故里,除匯款回鄉贍養親屬外,還熱心家鄉公益事業,通過投資辦企業等方式支持家鄉發展。”陀玉容說。
在陀玉容看來,隨著廣西加快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步伐,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不斷深入,未來,將有更多容縣籍華僑華人回鄉。她表示,當前,容縣已實施僑商回歸計劃,將重點幫助他們在農業養生旅游、汽車配件制造等領域實現更好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