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阿里巴巴(09988-HK)的大股東Altaba是謀劃已久的清盤大行動,動靜都搗鼓了幾年,早已在意料之中,那么騰訊(00700-HK)大股東不約而同地在中國農歷新年前進行減持,就似乎有些微妙了。
踏入2020年,執行董事兼公司總裁劉熾平于1月3日出售50萬股,按港交所(00388-HK)股權披露數據,每股平均價格約為384.18港元,套現約1.92億港元。去年4月份時,劉熾平通過購股權增持約350.7萬股騰訊,年前出售一小部分套現過年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出售之后仍持有0.55%權益。
隨后,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接連四天減持,合共套現19.96億港元,持股由8.61%降至8.56%。按總金額和出售股份數計算,平均出售價或約為每股399.15港元,詳情見下表。
有人說馬化騰的減持是為了自己的投資布局。好吧,就算如此。那么,大股東Naspers的變相減持就值得玩味了。
Naspers變相減持騰訊
作為騰訊的第一大股東,建基于南非的Naspers自詡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資公司之一。翻看該公司的財務報表可知,騰訊是其最重要的投資,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和利潤。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上半財年,騰訊為該公司貢獻收入78億美元,相當于總收入的77.18%;貢獻的EBITDA(扣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達25.99億美元,完全抵銷了該公司電商業務的全部3.66億美元虧損,并讓其錄得23.16億美元的合計應占收益。于Naspers而言,騰訊簡直是收入和利潤支柱。
Naspers曾于2018年3月22日宣布減持騰訊,正值騰訊公布2017年度業績后的第二天。當時的騰訊處于業績增長的巔峰,受智能手機游戲及互聯網增值服務強勁發展帶動,騰訊的收入、EBITDA和報告凈利潤增幅均達到近年(2010年之后)峰值,見下表。
2018年減持騰訊股份,讓Naspers套現98億美元,持股量由33.2%下降至31.2%。港交所的數據顯示,這次交易的平均售價為每股405港元,相當于騰訊2017年每股盈利的44.56倍。這個估值倍數對于一家高速增長的公司來說不算高,以騰訊2017年的凈利潤增幅來看,PEG還不到1倍;以2015年至2017年的凈利潤平均年增幅計算,PEG約為1.1倍。
不過到2018年,騰訊的利潤增長開始放緩,其中有部分原因或與游戲產業政策收緊以及內容開支增加有關,股價也從逾400港元的高位下跌,低見250港元,Naspers的事先減持倒好像恰到好處。Naspers解釋出售股份的原因是希望改善資產負債,以及投資其未來的發展產業。Naspers的資產負債狀況不算太差,就是現金少了些,而該公司近年一直有志投資線上外賣和金融科技等高速燒錢、短期內收入難料的產業,不知這算不算是它著急用錢的原因。Naspers曾承諾,在2018年減持2%之后,至少三年內不再減持騰訊的股份。
不過,總有其他辦法。
2019年9月,Naspers將南非以外的國際互聯網業務,亦即包括于騰訊的持股打包到Prosus,分拆Prosus在泛歐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仍持有Prosus的73.84%權益,其余的26.16%權益為公眾持股,也就是說Naspers通過Prosus持有的騰訊有效權益或由原來的31.1%下降至22.96%。
2020年1月21日,Naspers再宣布出售2200萬股Prosus的N普通股,相當于已發行N普通股的1.4%。交易已于22日完成,套現15億歐元,Naspers表示凈收益將以回購股份的形式回饋股東。Naspers于Prosus的持股量進一步下降至72.5%,這或意味著于騰訊的有效權益將下降至22.55%。
是否意味著大限已至?
說來湊巧,Naspers的兩次減持都遇上了騰訊的階段高位,見下圖。
當大家都擔心騰訊破400無望時,在貿易關系緩和、全球資金流動性增加的帶動下,騰訊時隔一年多之后終于站上了400港元關口,而大股東的減持也紛紛展開。這就不由得讓人懷疑,400港元是不是騰訊的大限?
這個錨定傾向有點危險,我們還是從實際出發,看看騰訊的基本面是否出現變化。
騰訊現狀
見下圖,騰訊的毛利率和凈利潤率都呈現緩慢向下的趨勢。
這主要因為過去所倚重的網游業務貢獻比重有所縮小,而利潤率較低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占比在不斷擴大,見下圖。
用戶數增長放緩,或意味著過去推動其高速增長的人口紅利正在減退。
所以,這催生了騰訊的戰略調整:從面向消費者到面向企業——體現在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貢獻持續提高(見上圖),同時在消費者服務方面進行深度挖掘——內容投入及研發費用增加。
增長放緩,利潤率有所收縮,業務轉型,這是騰訊的現狀。從過去單一依靠游戲,到現在尋求多元化發展,從To C到To B,在面對可持續增長的戰略抉擇時,騰訊這樣選擇不無道理。路盡了,只能從另一個方向再開辟。
估值與前景
再回到我們關心的話題:騰訊的股價。
在2014年高峰時,一股騰訊值600多港元,隨后進行了股份拆細(一拆五)以增加流通性,因為一手交易價實在太高。
當然,與2014年時逾50%的高速增長相比,現在10%左右的增幅實在不上臺面。按2020年1月24日農歷新年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385.80港元計,騰訊現價相當于其最近12個月歸母凈利潤的38.26倍,以最近五年的凈利潤增幅計算,PEG高達1.61倍。如果仍將騰訊視為增長股,這個估值仍有點偏高,大股東接連減持還是有道理的。
展望未來,騰訊還能繼續做“增長股”嗎?我們看到騰訊轉型的努力,但是這條路并不輕松,開支和資本投資都不能少,而盈利能力未必追得上網游業務。2019年前三個季度,包括游戲業務在內的增值服務毛利率高達54%,而新興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只有26.8%。
除此以外,阿里巴巴同樣布局企業業務,而且阿里云做得有聲有色,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還有迅速崛起的字節跳動,步步緊逼騰訊的社交龍頭位置,騰訊所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無法精準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并做大,恐怕很難回復過去的增速。
據傳字節跳動或選擇港交所為上市平臺。同場比拼,分庭抗禮,將提升資本對社交媒體資產估值的洞察力,騰訊的溢價優勢很可能會被削弱。綜上所述,投資者在對騰訊進行估值時,要有防范于未然的危機感。
我們將繼續密切留意“港股100強”騰訊的最新消息,敬請留意。
內容來源:財華社
作者: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