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中新經緯
2019年各家信托公司業績陸續出爐。總體來看,得益于可觀的股債行情及年初地產項目、2018年末的基建項目,信托公司的業績還是不錯的。
有分析認為,2020年信托業的監管形勢大概率延續2019年的風格,嚴監管仍會是主題。在受到較多限制的情況下,2020年信托業績仍需要尋找突破點。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 年第四季度,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托募集資金規模占據首位,達到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0%,規模占比達到30.71%。
有分析指出,2019年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托募集規模增長多源自于符合資管新規監管要求的創新業務。金融類信托或是2020年能出現大發展的業務。
那么2020年金融類信托會成為新風口嗎?突破點何在?
豐富產品線
對于金融類信托增長的因素,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分析稱,一是證券市場尤其是股債市場的火熱,信托公司的TOF等產品的成立規模走高;二是信托公司正在加大對消費金融業務的開發,逐漸改變只充當資金通道的尷尬角色;三是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產品增加,豐富了信托公司的產品線,提高了客戶黏性。
記者注意到,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在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初達到頂點后逐步下行。隨著剛性兌付被打破以及凈值化管理的推進,信托等固收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或還會逐步下行。
中國民生信托證券投資業務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傳統的非標業務呈現收益率下行、風險事件不斷增多、監管日益趨嚴的背景下,原本收益率高度不確定的證券業務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信托公司的重視與探索,多家信托公司在近兩年內展開了對證券投資信托業務的研究。
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當打破剛兌成為主流,且投資者逐漸接受后,如果信托能提供風險適中并且收益相對穩健的產品,還是能夠重新留住客戶的。而加快建立能力壁壘,打造出固收類產品良好的替代品對信托公司來說或將成為重點,比如私募量化產品、TOF、FOF產品等。
記者注意到,已有信托公司的TOF產品實現穩健收益。據中信信托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趙晞透露,截至2019年12月27日,中信信托·睿信穩健配置TOF在2019年實現了12.39%的收益率,配置的資產包括股、債、黃金、金融期貨、CTA基金、海外資產等。
加強能力建設
某信托公司業內人士李華(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信托公司一直以來以非標業務為主,在二級市場仍需進一步探索。以證券投資類信托為例,需要信托公司在投研方面大力投入,建立投研團隊,負責宏觀、策略、行業研究,目前這樣的信托公司還不多。
那么目前,對于以證券投資信托產品為主的金融類信托,信托公司進行了哪些研究和探索?
據上述民生信托證券投資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主要信托公司多數以少量自有資金,及相對精簡的團隊從事自營性質的證券投資業務,與主流證券投資機構(如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等)的交流仍需進一步加強。
該負責人表示,民生信托在較長期打造磨合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支人數較多、資歷較深、分工明確、建制完整的證券投資和研究團隊,結合信托公司的特色,形成了堅持價值投資為核心的相對成熟的投資理念。
“2015年以來,相關產品在嚴格風險控制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業績,尤其在歷次市場的重大調整中較好地控制了回撤水平,為信托行業轉型證券投資業務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該負責人補充道。
該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信托公司從事證券投資業務面臨的挑戰首先是文化差異,信托文化更傾向于項目制,以基于完成項目的收益情況考核、發放激勵;證券投資的資管文化傾向于團隊制,需要長期培養、磨合一只擁有自己成熟投資風格和策略的團隊。其次,信托公司的渠道能力與客戶結構和證券投資業務還不盡匹配。
金樂函數信托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來看,金融類信托需要信托公司提前儲備布局聚合金融細分領域的成熟、專業人才。信托公司的特點決定更需要久經市場考驗的“老兵”操刀業務,并需要在預計有更大市場容量的業務上進行布局,而市場較小的領域更多還是與外部合作。
2020大爆發?
有分析認為,以證券投資信托為主的金融類信托產品,其發行量與資本市場走勢緊密相關。出于對股債市場的樂觀預期,投資者紛紛提前布局,從而推高了金融類產品的募集規模。
展望2020年,金融類信托是否有“爆發”的潛質?
在廖鶴凱看來,展望2020年,金融類信托的發展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從目前市場基礎來看,實現“暴增”可能無法得到有效支撐,更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廖鶴凱分析認為,按股市總體慢牛的思路,更多可能是平穩的波動,短期不會再現暴漲暴跌的行情。此外,債券市場擴大開放的力度持續,我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提升較快。目前信用債市場規模整體還是較小,后續依然有較大的空間,但預計這個過程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在2020年還無法達到放量的臨界點。
廖鶴凱進一步指出,信托的標準化債權產品在2020年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總體規模占比預計還是較小。金融衍生品市場方興未艾,開放步伐明顯加快,基金參與熱情提升,信托也在摸索中參與。
“不過,長期來看,金融類信托規模的增加會隨著國策的推進逐步實現。”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指出。
在張婷看來,在當前房地產融資受限的背景下,房地產信托的規模會逐漸減少,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新產品承接這部分房地產信托,而有足夠空間承載大量資金的就是證券投資類產品,未來更多的信托公司會布局這類產品。
“信托公司自身能力建設是相關業務推進的基礎。”廖鶴凱進一步指出,首先組織結構需要不斷適應科技和市場變革帶來的沖擊。包容開放的組織架構對于有“金融百貨公司”之稱的信托公司來說尤為重要,通過內部的有效機制吸引外部的合作接入,可以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容錯率以及市場的參與度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