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咱們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總量想必很多網友都知道了吧——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990865億元人民幣)了啦,按照全年的平均匯款折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繼續位居全球第二名。
那問題來了,這平均匯率是怎么計算的呢?如果按照購買力來衡量,那中國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又是多少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一一解讀下。
如何計算匯率GDP?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一核算,2019年中國的GDP為990865億元人民幣,如果將其轉換成美元,那應該使用哪天的匯款呢?是2019年第一天的,2019年最后一天的,還是2019年中間那一天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990865億元人民幣的GDP,是2019年全年所創造的,因此就只能采用2019年全年的平均匯率,而不能是某一天或某幾天的匯率。計算方式也不復雜,將2019年每個交易日中,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平均一下”即可。
比如,2019年1月2日是6.848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2月1日是6.7081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10月8日是7.0726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12月31日是6.976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
記錄下在2019年所有的交易日中,人民幣與美元的匯款后,相加然后再除以交易日數量,得出:2019年平均是6.89845656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四舍五入后采用6.8985比1——有了平均匯率后,就可以算出:匯率法,中國GDP超過了14.36萬億美元。
按購買力計算呢?
匯率法計算GDP,有幾個很大的缺點。比如,不能充分反映各國經濟的真實增長。以德國為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0.6%,但GDP換算成美元后,卻下降了——這意味著,按匯率折算后,德國經濟下降了(但實際上,德國經濟并未下降)。
此外,美元屬于國際性貨幣,其他國家通常為了獲取美元,有意的讓本國貨幣貶值,從而有利于出口,賺取外匯。這就導致了,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貨幣,美元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被高估了。
反之,其他國家的貨幣就被低估了。因此,一旦按各國貨幣真實的購買力來衡量GDP,經濟總量與美國的差距就大幅縮小,甚至還超過美國了。以IMF編制的購買力平價(PPP)GDP為例,早在2014年咱們中國的經濟總量就超過了美國,位居全球第一。
但如果按匯率,2019年中國的GDP只是超過了14.36萬億美元,仍不足同期美國經濟總量的70%。如果看人均,在2019年中國人均GDP只是剛剛超過1萬美元,美國預計是6.5萬美元,差距就更大了。
最后,仍是采用IMF衡量的購買力數據——2019年中國的GDP上升至27.31萬億美元,接近匯率法的1倍,并且也超過了美國GDP(IMF預計是21.44萬億美元)。當然了,即便按照購買力,中國人均GDP也只是接近2萬美元,仍然不到美國人均的三分之一。本文由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