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之下 庭院經濟為大荒溝村帶來幸福生活
央廣網延邊1月29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時值隆冬,通往大荒溝村的路上又下起了大雪,巍峨大山在側,早已把東北的“銀裝素裹”展示給春節返鄉的游子。
深處山林環繞之地的大荒溝村,是位于我國東北邊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的“山東移民村”。為響應國家“支邊”號召,上世紀60年代,山東老鄉們跨過山海關來到這里,在白山黑水間開墾、放山、伐木、依山建村,開啟了靠山吃山的生活。
荒涼、貧窮是大多數人聽到“大荒溝”的第一印象。的確,氣候惡劣、地勢較高導致這里農作物收成并不樂觀,村里貧困人口占大半,人均年收入不足3100元。加之特色產業收益不突出,大荒溝村村集體收入一度為零,“貧困村”的帽子一直戴在大荒溝村的頭上。但就在2017年,這個原本一窮二白的鄉村實現整村脫貧退出,更把農副產品賣到了城市。
白雪覆蓋下的大荒溝村(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小香菇為村子打起脫貧傘
脫貧離不開產業,村頭的8個香菇大棚是大荒溝村脫貧的重要抓手。2016年,延邊廣播電視臺派到大荒溝村駐村的“第一書記”于衍來剛剛進到村里,他向單位申請了48萬元幫助村民解決買菌棒、菌袋問題。有了這筆資金,原本還在閑置的大棚“活”了起來。
村子以“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打造香菇產業,村民可以到香菇大棚打工賺錢。“上了歲數,打工人家不要,有了香菇大棚,在家門口也能賺錢,一天能賺100多元。”村民王秀福說。較輕松的采摘工作讓村子里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村民也能參與進來,并獲取收益。村長王夕輝告訴記者,香菇大棚先后為村集體創收近30萬元,村民們每年在香菇基地打工創收共超十萬元,年底還能拿到分紅。
香菇產業的順利發展讓村民看到了過上更好生活的希望,也讓于衍來有了信心和資金挖掘大荒溝村脫貧的更多可能性。
養在庭院里的“走地雞”帶領村民跑上致富路
“大荒溝原本主要種植玉米、黃豆等傳統農作物,但是賣價非常低,不能指望這個脫貧。”于衍來記得很清楚,他剛駐村那年,玉米只賣5毛一斤,如果沒有國家補貼,村民們沒有什么利潤可言。
思來想去,于衍來決定徹底改變大荒溝村的經濟來源方式,將玉米、黃豆轉化為雞飼料,鼓勵村民們在自家院子里養殖小雞。“一只雞雛從5元-10元不等,投入少,但收益高,一只土雞能賣100多元。而且技術含量低,適合村里的老人、婦女來做。”靠著幫扶單位打開銷售渠道,駐村工作隊幫村民們把雞運到城市去賣,這樣的“訂單式扶貧”為大荒溝村打開了新生活。2017年當年,僅銷售土雞的收入就達到8萬元。緊接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養雞隊伍。
王增全養的雞早在十月份前就全部賣光,只留幾只備做年貨(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如果是夏秋時節,在村民王增全家的院子里就能看到小雞滿地跑的場景。在大荒溝村,王增全是養雞能手,僅2018年一年就獲益超過1萬元。“第一年養雞沒有經驗,成活率很低,第二年我邊養邊學習,聽廣播、看書、跟村里請來的專家學習養殖知識,成活率很高。”但在此之前,患有股骨頭壞死的王增全收入主要靠低保和殘疾補貼,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一度想要這樣“混”著過下去。
“好日子不能靠等。”在村委會數次動員下,王增全不僅成了這場脫貧戰役中的一員,還成為全縣自主脫貧的典型。“在自家院子里養雞,不用干力氣活。雖然殘疾了,但也能靠自己賺錢過好生活。在外當兵的兒子通過視頻看到我現在的生活也放心了很多,他在外保家衛國,我也得努力干,不給國家添麻煩!”如今,王增全對生活充滿感恩和希望,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于衍來將村民的農副產品進行包裝售賣(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我們員工在城里也要買五谷雜糧、也要買木耳、小土雞。”于衍來所在單位有800多名員工,駐村工作隊每周在單位群聊里統計同事需求,再對接到村民,形成“訂單式扶貧”。這樣的方式能使村民拿到最大利潤,也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2017年10月末,大荒溝村實現整體脫貧,成為安圖縣精準扶貧第一批貧困村出列的村屯。
正在改變的村莊
又是一年春節,大雪覆蓋村莊,家家戶戶正準備年貨迎接新年,大荒溝也已換了新顏。整齊干凈的籬笆欄、照亮村莊黑夜的路燈、庭院里的小雞、酣睡的大黃狗……冰雪世界里的小村莊童話感十足,也格外可愛和溫暖。
“我們的幫扶單位捐款資助了村里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保障他們完成學業。”王夕輝告訴記者,從2016年起,先后資助大學生、高中生外出讀書,也為村民打造了歌詠比賽、趣味運動會等文化活動,物質生活慢慢變好的同時,村民的精神需要也在同步保障。每年假期回鄉的大學生們總能發現家鄉發生了新變化。
而過去,因為村子里沒錢安裝路燈,路是泥土路,十分難走,村民王召運老人曾在夜里跌倒在路邊溝渠里。“就算是白天也不好走,出門要穿雨靴,一腳泥是難免的。”一提到大荒溝村過去的村貌,王召運連連擺手:“過去吃水只有早晚各一個半小時供應,現在我們一天24小時不斷。”此外,他指指自己的房子告訴記者,房子在政府幫助下進行了改造,從前破爛不堪、每逢雨天就會漏水,而現在不僅干凈整潔,還有了室內衛生間。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他,不曾想到自己能和老伴過上這樣舒適的生活。
除了村集體產業的分紅,王召運還擔任著生態護林員工作,加之各項政府補貼,王召運一家年收入近3萬元。
王召運改造后的新家窗明幾凈(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記者來到王召運老人家時,他正在掃雪(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歲月如梭,青山依舊在。王召運在孩童時期就跟隨父輩來到大荒溝,而今已經有67歲。在他們的生命里,小村莊里的鄰里是青年時代共同開荒的伙伴,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是家鄉最踏實的根。從無到有,從貧窮到富裕,大荒溝村是一代代人憑借勤勞雙手為自己開辟出來的家園。如今,這個背靠青山的村子終于過上了雞犬相聞、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