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31日電 (李弘宇)當地時間1月31日晚11點,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半個世紀以來, 英國與歐盟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史,將從此開啟新篇章。
回首英國曾三度努力嘗試加入歐共體的歷史,再看英國現在要離開歐盟的決絕,若把英國和歐盟的關系比作一場婚姻的話,時至今日,這場“離婚”或許早有預兆。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5月7日,英國多佛,一名街頭藝術家班克西創作了一幅畫,畫面中一名工人正從歐盟1星旗幟上抹掉一顆星,寓意著英國將脫離歐盟。緣起:一波三折終“牽手”
不滿每年向歐盟交高額會費、憂心移民潮沖擊本國就業、反對英國向歐盟讓渡過多權力……如果要為“脫歐”找理由,英國人能拿出一大把。
但如果以為英歐的摩擦始于脫歐,那就大錯特錯了。
由于地理和歷史原因,幾個世紀以來,英國一直對歐洲大陸事務奉行不干涉的“光榮孤立”政策,始終游離于歐洲大陸之外。
二戰以后,為應對戰后衰落并維持大國地位,英國時任首相丘吉爾于1946年提出建立“歐羅巴合眾國”的設想。
但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建立時,英國卻選擇“冷眼旁觀”。而該組織正是日后的歐洲共同體、歐盟、歐元區的始祖。
圖為1957年3月25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六個創始成員國簽署《羅馬條約》的現場。1957年,煤鋼聯盟六國簽訂了《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邁出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之前談判的時候,英國派了貿易官員參加,不過最后還是沒有加入。
但是,形勢比人強。與歐共體國家繁榮的戰后經濟相比,英國在本國經濟停滯不前的情況下,終于意識到一件事:“英國錯過了發展的順風車”。
可是,1961年和1967年,英國兩度申請與歐共體“牽手”,兩次被拒,直到法國總統戴高樂下臺,才抓住機會,于1973年1月1日,如愿成為歐共體一員。
相處:“身在曹營心在漢”
“攜手”或許是美好的,但“婚后生活”卻難免磕磕碰碰。
由于歐共體內許多規則并不照顧英國利益,如預算攤派和共同農業政策等,英國國內圍繞其的歐共體成員資格問題陷入了分裂。
1975年6月5日,在經濟持續不景氣,通脹、失業率持續雙高的背景下,英國就是否繼續留在歐共體舉行公投,雖然最終67.2%的民眾選擇了“留歐”,但國內強烈的疑歐主義聲音始終存在。
資料圖:圖為1988年10月14日,英國“鐵娘子”、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英國倫敦的一個保守黨大會上發言。出于對歐洲一體化設想的疑慮,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1988年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表示,“我們在英國成功地收縮政府的觸角,絕不是為了看到它們在歐洲層面恢復原形”。
這一發言被視作英國與歐洲共同體關系的分水嶺。有分析說,撒切爾的演講奠定了整個1990年代和2000年代,英國對歐洲持懷疑主義的基礎,最終導致英國獨立黨的崛起,促使英國最終走向脫歐公投。
資料圖:圖為1992年10月16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英國抗議者。難堪:新“愁”舊怨分歧顯
1992年2月7日,奠定歐盟框架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署,歐盟成立。
當時的英國政府雖簽訂了條約,但卻保留了不參與保障歐盟公民權利的“社會憲章”及單一貨幣的權利。
同年9月6日,因未能阻止激烈的貨幣投機,英鎊匯率急劇下跌,英國時任財政大臣拉蒙特被迫宣布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
這一天,后來被稱作“黑色星期三”,而這一天,也被視作英國與歐洲關系的最低點之一。
之后上臺的布萊爾政府雖修補了英國與歐洲的關系,為英國簽署了“社會憲章”,并將目光投向歐元區,但由于英國經濟表現良好,支持加入歐元區的人并不多,這一計劃最終被擱置。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計票結果揭曉,多數投票者贊成英國脫離歐盟。圖為“脫歐派”支持者在倫敦市中心慶祝。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攝分手:久“拖”不決難說“再見”
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使英國疑歐力量再度上升,后來不斷發酵的難民危機也更是考驗著英歐的關系。
2013年1月,時任首相卡梅倫為爭取連任,承諾如果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將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公投。
最終,2016年6月23日的公投官宣了英國歐盟“分手”的命運,也導致了卡梅倫的下臺。
隨后,特蕾莎 梅臨危受命,入主唐寧街10號,扛起脫歐重任,然而,拆分英盟雙方40多年的關系談何容易?
歷經近2年的曲折談判,英國和歐盟達成“離婚協議”。但預期的“分手”因協議接連3次遭英國下議院否決,未能實現。特蕾莎 梅也無奈含淚謝幕。
當地時間2019年5月24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于6月7日辭去黨首職位,并在新任黨魁選出后,將卸任首相一職。2019年7月24日正式上任的英國新首相約翰遜,甫一上臺就開始大打脫歐“組合牌”:從請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議會休會,到無協議脫歐法案被否時“寧死溝渠,不延期脫歐”的強硬表態,再到一次次發起提前大選動議遭否決后的卷土重來……
最終,他領導的保守黨如愿在2019年12月12日的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得議會絕對多數席位,搏得脫歐主動權。
2020年1月9日,隨著約翰遜的脫歐法案在下議院通過,并于隨后完成立法程序。英國時間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
資料圖:英國大本鐘前揮舞的歐盟旗幟與英國國旗。離婚: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但是,“脫歐”并不意味著雙方完成“分家”,而只是英國從形式上離開了歐盟。
根據目前的脫歐協議安排,英歐在正式“離婚”后將開啟“后脫歐”時代英歐關系定位的問題,其中雙方經貿關系應如何搞定,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曠日持久的博弈。
到2020年12月過渡期結束前,英國仍要遵守大部分歐盟法律。由于英國政府無意延長過渡期,這一談判時程相當緊迫。
若雙方無法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代表英國自2021年起必須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與歐盟進行交易,這將衍生關稅、清關作業及港口延誤等問題,甚至會出現無序脫歐局面。
盡管英國“退歐”并非一夕之間便可完成,但鑒于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在多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今后英國與歐盟也不一定就會形同陌路。可這對“歡喜冤家”最終“分手”卻依然令人唏噓。正所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