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面孔
2020年1月28日13時7分,武漢漢口火車站,平時周邊車水馬龍,現在難見一輛車。A06-A07版采寫、攝影/新京報記者 許星星
1月31日,京東物流寶豐配送站,42歲的尚黎明在管理站點的同時,兼顧搬運和運送醫療物資到醫院的任務,每天工作超12小時。
1月31日,硚口區寶豐二路,來武漢10年的魏先生一家回老家的計劃擱淺后,大年初一就打開店鋪在社區售賣新鮮蔬菜。
1月31日,硚口區,寶豐街道寶地社區協管員張靜正在為社區居民測量體溫。除為居民測量體溫,社區工作人員還會為公共區域消毒。
2月1日凌晨,本該停駛的40歲公交車駕駛員袁建河為北京醫療隊員提供擺渡車服務。每天往返于駐地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病區。
2月1日,蔡甸區,19歲的張先生來自荊州,便利店夜間鮮有人光顧,但因為這是距工地最近并還開門的便利店,他并沒有松懈。
1月29日,雷神山醫院建筑工地,45歲的胡先生通宵值守在現場。據了解,胡先生的親屬也在醫院堅守崗位。
1月28日,蔡甸區,來自隨州的包言保今年春節和妻子留守武漢,與孩子分隔兩地。空蕩蕩的街道上,他執行著清掃任務。
1月31日,江岸區同興社區,出租車司機(從左至右:劉先生,45歲;肖先生,38歲;尹先生,33歲;王先生,45歲)為社區老人和非發熱病人提供服務。
1月31日,火神山醫院建筑工地附近,警察24小時輪班,對工程車輛進行通行管理,確保道路暢通。中午,一名輔警站在路邊解決午飯。
1月31日,40歲的肖昌文是一名貨車司機,大年三十接到征求志愿者的通知后,便組織貨車司機進行調配和運輸,將物資送往各個醫院。
九省通衢的繁華都市,如今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僵持:一邊是救人如救火的緊急,醫院排長隊,醫生連軸轉;一邊則是空曠的馬路和暗下去的萬家燈火。
但總有一些人,出現在空空蕩蕩的大街上。他們是這座城市龐大而病弱的軀體上,渺小的個體,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這座驟然減速的龐大城市,能夠盡量維持著運轉。
1月29日,45歲的胡先生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工地現場又度過了一晚。他的親屬是醫生,此時還戰斗在抗疫一線。而他則從醫院開工那日開始,就出現在這里,見證著、參與著這所“受命于危難之中”的醫院拔地而起。
原本想回家的魏先生一家,最終決定留在這座奮斗了十年的城市,并且從大年初一就打開店鋪售賣新鮮蔬菜,讓社區多了一分平日里常常被忽略的人間煙火氣。
在江岸區,40歲的貨車司機肖昌文大年三十也沒休息,他接到征求志愿者的通知后,就在群內組織貨車司機們,自發地將物流點的物資送往各個醫院;而另一位公交車駕駛員袁建河則在線路停運之后,為北京醫療隊員提供擺渡車服務,往返駐地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病區,從白天一直擺渡到深夜。
他們是這個城市默默的守護者。像他們一樣的平凡市民還有很多。
城市和它的人民在靜默中等待疫情拐點的來臨,在此之前,等待將是漫長的、惶恐的,但微小的守護匯聚在一起,就成了點燃希望的燭火,維護著這座江城的活力,等待著江河血脈重新沸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