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開市,受“黑天鵝”影響,滬深股市大幅下跌。滬指盤中創23年來最大跌幅,兩市近3200只股票跌停。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避免,但長期趨勢不會因此帶來太大改變。近期,新證券法推出,為A股提供法治保障 ,注冊制推廣也成市場熱盼。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指數中樞抬升的長期邏輯不會輕易改變。但投資者還是應摒棄過度投機,相信價值投資是A股投資正途。
實際上,從醫療的角度來看,這只“黑天鵝”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有限的。在股市開市前,券商已經就全球百年十次大型流感做出回測:從歷史上看,階段沖擊為主,不改變市場趨勢。A股下跌基本在2個月完成,跌幅不大于10%。也就是說,資本市場出現極端情況的概率低,下行空間并不太大。而隨著逆周期政策不斷發力,穩定經濟預期,市場有望重新上揚。
從市場估值的角度來看,雖然小市值股票估值仍偏高,部分題材股存在較大溢價,但A股整體估值相對合理。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的靜態估值都處于合理位置。自2018年以來,A股估值明顯下降,滬深300的PE中位數與國際主要指數基本接軌。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速較高,A股的動態估值具有一定的優勢,配置價值明顯。
同時,嚴監管使A股市場生態得到重塑。通過對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的打擊,盛行市場多年的過度投機文化已經沒有市場。被投資者和游資追捧的炒新、炒小、炒差、炒殼等惡炒文化受到遏制。價值投資理念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高分紅、業績穩定增長的公司受到市場重視。而垃圾題材股、殼資源股逐漸邊緣化,對過度投機文化的隔離可有效防護市場免受過度沖擊。
那么,投資者該如何面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大幅波動呢?在這方面,巴菲特等投資大師已經多次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跌幅高達22.6%,巴菲特財富一天損失3.42億美元。巴菲特沒有恐慌地四處打聽消息,也沒有恐慌地拋售股票。
巴菲特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呆在辦公室里,打電話,看報紙,看上市公司年報。他堅信他持有的這些上市公司具有長期的持續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他堅信股災和天災一樣,只是一時的,最終股災會過去,股市會恢復正常,他持股的公司股價最終會反映其內在價值。如今,巴菲特身價達到了825億美元,位于全球富豪排行榜第三位。
巴菲特作為價值投資大師,同時也是有名的樂觀主義者。在歷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多次重申他對國家的樂觀信心,夸贊美國的“經濟活力”以及建國240年來“不可思議的”成就。他還將美國新出生的孩子稱作“史上最幸運的一代”。2015年,他批評那些鼓吹悲觀主義的人,稱他們沒完沒了地糾結于美國的問題。
在投資大師中,彼得·林奇可與巴菲特齊名。彼得·林奇1977年接管富達麥哲倫基金,13年資產從2000萬美元增至140億美元,年復式增長29% 。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管前景是樂觀還是黯淡,都應該堅定買入股票。“所有投資理念都認定一點:美國和中國經濟會沒事的。如果不相信這一點,就不應該投資股市”。
那么,除了正確面對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投資股市呢?投資者還是應摒棄過度投機,相信股市不是用來炒的,是用來價值投資的。過去,A股由于市場發育不成熟,投機色彩過濃。早期,巴菲特將中國股市形容為“像一個賭場”。他認為相比于那些股市已經存在上百年的市場,在市場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們往往更容易投機。巴菲特說:“這點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身邊有朋友因為股市發財的人。相比于經歷過瘋狂投機的人,那些還沒有經歷過股市風風雨雨的人更容易進行投機”。
但在注冊制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估值逐漸與國際成熟市場接軌,更多呈現結構性行情的特點。績差題材股與績優藍籌股將走向兩極分化,市場既有千元的績優股,也有股價幾毛的“仙股”。今后,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提高,只有一種投資選擇,就是選擇估值低、業績增長的優質股。就長期來說,還是應該堅持業績+估值的主線。走出過度投機,走向價值投資,才是以后A股的投資正途。A股投資者應自覺去掉“炒股”的劣名標簽,回歸價值投資者本真。